[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混响室测量不确定度的电调电磁波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源搅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9893.3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2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明;薛威;施宏宇;王鲁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混响室 测量 不确定 电磁波 轨道角动量 模式 搅拌 方法 | ||
1.一种降低混响室测量不确定度的电调电磁波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源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混响室中部署可电调涡旋电磁超表面,所述的可电调涡旋电磁超表面能够将入射的平面波前的电磁波转换为螺旋式波前的涡旋电磁波,所述的电磁超表面置于发射天线或接收天线的主射方向,且与天线保持距离,调整其与天线的相对位置,使电磁波垂直入射所述的电磁超表面;
步骤2:通过外置电路切换所述步骤1的电磁超表面的工作模式,在每个工作模式下完成测试过程;
步骤3:完成所有模式的测试,处理实验数据,得到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混响室测量不确定度的电调电磁波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源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距离取决于天线的工作频段和主瓣的波瓣宽度,保证入射到所述的电磁超表面的电磁波近似为平面波,同时使所述的电磁超表面覆盖天线主瓣的波瓣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混响室测量不确定度的电调电磁波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源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工作模式对应一种电磁波的涡旋特性,即轨道角动量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混响室测量不确定度的电调电磁波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源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超表面的工作模式包含4种,即对应的电磁波轨道角动量模态为±1和±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混响室测量不确定度的电调电磁波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源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式下的测试频段范围为5.0GHz-5.2GHz。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混响室测量不确定度的电调电磁波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源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电调涡旋电磁波超表面由9×9个单元结构组成,每个单元结构上加载两个变容二极管,通过其偏压0-30V控制容值从0.7-2.4pF变化,从而控制透射电磁波相位360度的变化,通过分别调控这81个单元的二极管偏压值,使其口面相位符合相应涡旋模态所需的排列方式,即可使得入射的平面转换为具有相应涡旋模态的电磁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混响室测量不确定度的电调电磁波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源搅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实验数据,具体过程是:
1)根据计算天线位置的功率传输函数的标准差;其中,Pm,n=|S21m,n|2S是接收天线在第m个高度、第n个方向(共M个高度和N个方向)的功率传输函数在Nst个搅拌位置下的统计平均值,Pm,nM×N是M×N个天线位置的Pm,n的统计平均;
2)通过将其转化为dB形式,IEC标准通过σdB衡量混响室的场均匀性,搅拌越有效,场均匀性越好,σdB的值越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98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