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玉米淀粉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9614.3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2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昆仑爱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02 | 分类号: | C08L3/02;C08L23/08;C08L71/02;C08L23/06;C08K5/1545;C08K5/1535;C08K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马东瑞 |
地址: | 360209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淀粉 改性玉米淀粉 蔗糖 制备 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合成树脂 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化工原料 加热条件 聚丙二醇 聚乙二醇 生物分解 重量份数 甘蔗糖 酵母粉 共聚 尼龙 橡胶 浓缩 塑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玉米淀粉糖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包括70~90份玉米淀粉、15~25份甘蔗糖、5~20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3~5份聚丙二醇、2~6份聚乙二醇、2~5份低密度聚乙烯和3~5份酵母粉。本发明通过在玉米淀粉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蔗糖和聚乙烯,制得玉米淀粉合成树脂颗粒,即,改性玉米淀粉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改性玉米淀粉糖是一种浓缩的玉米淀粉糖,颗粒中的含有大量玉米淀粉、玉米淀粉糖、蔗糖,使得改性玉米淀粉糖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与不同性质的化工原料(塑料、橡胶、尼龙等)共聚,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可生物分解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玉米淀粉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淀粉糖是利用含有淀粉的玉米为原料,再运用酸或酶技术经过水解液化、糖化、精制等而成,包括麦芽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玉米淀粉糖具有产生酵素作用,酵素产生酶,酶产生酶蛋白糖。酶蛋白糖进入土壤内,自然存在的各种细菌,影响进而生长出酵母菌,酵母菌已酶蛋白作为食物,逐渐生长、繁殖、蔓延、扩大,而造成霉点具有发霉腐烂的功能,即,可生物分解现象。任何塑料、橡胶、尼龙以及其他化纤产品若含有足够的玉米糖分子量,通常在 30天内,就会滋生出非常明显而大量的生物菌(酵母菌),通常任何塑料、橡胶、尼龙以及其他化纤产品含有70%以上的玉米淀粉糖及蔗糖就能达到可生物分解的功能;若塑料、橡胶、尼龙或其他化纤产品的玉米淀粉糖含量低于70%,则不会滋生出酵母菌,也就不会有生物分解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将塑料、橡胶、尼龙或其他化纤产品与足够量的玉米淀粉糖共聚来制得具有可生物分解性能的制品,以满足各种应用。
然而,每一颗未经处理的玉米粒大体是由76%的玉米糖以及24%的玉米粉共聚物形成。传统塑料、橡胶、尼龙、化纤;但是由于原始玉米淀粉糖中含有较多量的淀粉,加工工艺无论如何研发改造都无法与由原生玉米粒通过传统方法制备而成的玉米淀粉糖进行共聚。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与高分子聚合物进行共聚的改性玉米淀粉糖及其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改性玉米淀粉糖,按重量份数,包括 70~90份玉米淀粉、15~25份甘蔗糖、5~20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3~5份聚丙二醇、2~6份聚乙二醇、2~5份低密度聚乙烯和3~5份酵母粉。
在上述改性玉米淀粉糖中,包括80份玉米淀粉、20份甘蔗糖、10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4份聚丙二醇、5份聚乙二醇、4份低密度聚乙烯和4份酵母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改性玉米淀粉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玉米淀粉中加入酵母粉进行发酵;将甘蔗糖、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丙二醇、聚乙二醇和低密度聚乙烯按比例加入至发酵的玉米淀粉中混合均匀,加热,浓缩成晶体;将晶体造粒,形成改性玉米淀粉糖。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在玉米淀粉中加入酵母粉,在30℃~50℃下发酵24 小时。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将甘蔗糖、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丙二醇、聚乙二醇和低密度聚乙烯按比例加入至发酵的玉米淀粉中,在150℃~180℃加热 10~20分钟,浓缩成晶体。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将甘蔗糖、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丙二醇、聚乙二醇和低密度聚乙烯按比例加入至发酵的玉米淀粉中,在160℃加热15分钟,浓缩成晶体。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在单螺杆造粒机中将晶体造粒。
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生物降解塑料袋,按重量份数,包括65~80份上述改性玉米淀粉糖和20~35份的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聚合物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 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在上述生物降解塑料袋中,包括70份权利要求1的改性玉米淀粉糖和30 份的高分子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昆仑爱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昆仑爱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9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