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营养化水体及底泥的方法、装置与整合式掺氧台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48375.X | 申请日: | 2019-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7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道桦;周冰逸;林伟;郭兰波;李永发;刘跃飞;蔡付林;周建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1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严晓彪;董建林 |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底泥 溶氧量 充气泵 富营养化水体 固体颗粒物 输水管 提水泵 启停 水泵 水质分析仪 浸入 二次污染 控制装置 输送过程 台本发明 富氧水 美观性 曝气管 小流量 整合式 富氧 埋入 曝气 供气 疏浚 悬浮 反馈 驱动 环保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营养化水体及底泥的处理方法,包括:根据水体中的溶氧量,启停充气泵向水体中曝气,使得水体保持一定的溶氧量;向含有一定溶氧量的水体中掺氧后形成富氧水,再将水体以较小流量注入水体底部的底泥中;及根据水体中的固体颗粒物含量,启停上述富氧水体的注入。装置包括浸入水体中由充气泵供气的曝气管,和埋入底泥中的输水管;水体经提水泵输送至掺氧台后,由充水泵输入输水管,排入底泥;控制装置根据水质分析仪反馈的水体中的溶氧量、固体颗粒物含量,分别驱动充水泵、充气泵和提水泵。其解决水体污染效率高,避免了疏浚过程中的底泥再悬浮对水体的污染以及输送过程和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且环保、经济、美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营养化水体及底泥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富营养化水体及底泥的方法、装置与整合式掺氧台,属于水体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我国城市化发展和海绵型城市建设,以及居民对生态环境日渐提高的要求,城市水体污染治理及合理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现研究发现,沉积底泥内源释放是水体主要污染源,加之城市水体多为静态水体或流速较小,外源污染容易进一步沉积富集。
目前,针对底泥污染有多种处理形式,如氧化剂投放、底泥疏浚等,大多不易实施或成本较高。
在学术领域,有研究发现在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曝气处理能够使其无氧或缺氧条件得以改善,促进硝化和反硝化反应的促进N的固定和转换,从而减少了水体中的富营养化污染物。但,由于底泥颗粒的特性,如直接向其通气会造成较大的水体扰动使底泥中的污染物质迅速扩散,在短期内将会较大水体环境二次污染。
综上,寻求一种即能够同时高效的改变水体中生化环境,又能保持水体的相对稳定的底泥处理方法是有实用意义和环境价值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向富营养化水体中曝气,向底泥中注入高含氧量的水体,改变生理生化环境,利于污染物的分解。能够保持水体的高含氧量维持水生动植物正常生存,同时不会过分扰动底泥污染水体的处理方法、装置与整合式掺氧台。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及底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水体中的溶氧量,启停向水体中曝气,使得水体保持一定的溶氧量;
S2、向含有一定溶氧量的水体中掺氧后形成富氧水,再注入水体底部的底泥中;
S3、根据水体中的固体颗粒物含量,启停上述富氧水体的注入。
适用于上述的一种富营养化水体及底泥的方法的装置,包括曝气管、输水管、掺氧台;
所述曝气管浸入水体中,由充气泵供气;
所述输水管埋入水体底部的底泥中,
水体经提水泵输送至掺氧台后,由充水泵输入输水管,排入底泥;
控制装置根据水质分析仪反馈的水体中的溶氧量、固体颗粒物含量,分别驱动充水泵和提水泵。
进一步的,上述掺氧台包括储水台及储水台上的水体雾化器。
上述水体雾化器,包括设于出水口的丝网或喷雾器。
上述曝气管、输水管为纳米管。
上述曝气管置于水体的1/3-1/2水深处。
一种整合式掺氧台,适用于上述的一种富营养化水体及底泥的方法,其顶部为设有水体雾化器的储水台,底部为呈平面网状的输水管;
所述输水管通过供水管连接储水台;
曝气管设于储水台与输水管之间,并与供水管固定,其进气管的进气口置于储水台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83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