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启动通信及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47362.0 | 申请日: | 2019-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9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杰;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吴黎 |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启动 通信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设备启动通信及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该设备启动方法,用于第一设备,包括:接收第一报文,第一报文用于检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状态;判断第一报文是否为第二设备发送;当第一报文为第二设备发送时,第一设备启动通信,并清空第一设备的报文定时器;向第二设备转发第一报文,以使第二设备启动通信,并清空第二设备的报文定时器。通过实施本公开,在第一设备启动通信的同时,清空报文定时器并转发第一报文至第二设备使得第二设备同时通信启动,消除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由于物理端口启动不同步造成的启动通信时间差,从而避免了时间差较大引起的数据丢包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备启动通信及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通信的功能,整个通信过程可以分为若干层,每一层的对等协议通过使用下层服务对齐上层提供服务。其中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透明的和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可以分为两类:面向字符的协议和面向比特的协议。其中HDLC(High-level Data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是通信领域现阶段应用非常广泛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目前,以HDLC协议为例,在一个HDLC数据链路中的两端间要实现数据传递,首先需要在这两个端的物理端口启动后,经过HDLC协商后,使得两个端的链路层协议启动,进而实现这两个端间的数据传递,但是,由于不同端间物理端口启动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这就造成了经过HDLC协商后,两个端的链路层协议启动时也会继承这个时间差,当转发引起需要严格在协议启动之后才开始转发数据报文,则两端间协议启动的时间差会造成数据丢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启动通信及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两个设备间由于物理端口的启动存在的时间差,导致协议启动后依然存在时间差,在时间差内造成数据丢包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启动通信方法,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状态;判断所述第一报文是否为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当所述第一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时,所述第一设备启动通信,并清空所述第一设备的报文定时器;向所述第二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报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启动通信,并清空所述第二设备的报文定时器。
可选地,所述接收第一报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物理端口启动;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设备的物理端口状态。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报文是否为第二设备发送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第一报文是否带有第二设备的标记。
可选地,所述第二设备在接收第一设备转发的第一报文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物理端口启动;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设备的物理端口状态;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报文为带有第二设备标记的报文。
根据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采用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链路连接;启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启动通信装置,用于第一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状态;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报文是否为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处理模块,当所述第一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时,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使第一设备启动通信,并清空所述第一设备的报文定时器;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报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启动通信,并清空所述第二设备的报文定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7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