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扭皮芯型双组分弹力丝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7359.9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7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缪国华;张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喜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D01F1/04;D01D5/34;D02G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2025 浙江省绍兴市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扭皮芯型双 组分 弹力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差别化化学纤维领域,为解决目前芯吸材料存在孔隙率太低,吸水和含水能力不足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扭皮芯型双组分弹力丝及其制备方法,皮层材料为改性聚酯,芯层材料包括常规聚酯,弹力丝纤度为667dtex~2667dtex,卷曲收缩率为10%~30%,无网络点,无油剂,无扭,通过降低皮层质量占比,提高皮层熔点及改善皮层的亲水性等措施,提高了芯吸材料的孔隙率,吸水和含水能力,同时制备方法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差别化化学纤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芯型双组分弹力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皮芯型双组份纤维,具有许多不同的产品,不同产品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例如锦涤皮芯双组分纤维是将锦纶包裹在涤纶外面,使复合纤维既有锦纶的可染性,又有涤纶的骨干,价格又比锦纶便宜。180℃皮芯低熔点双组分纤维,是将180℃改性涤纶包裹在普通涤纶外面,主要起粘合作用,多用于筛网、窗帘等产品。在涉及芯吸、过滤材料领域,最初是采用胶水将普通涤纶高弹丝粘合而成,该方法由于含有胶水,具有不环保的特点。后续开发出一种具有皮芯结构的低熔点弹力丝,使用方法是将多根这种弹力丝集束,然后进行热粘合,再切断,就可以制备成一种芯吸棒材料。但是目前市场存在的皮芯型低熔点弹力丝,由于皮层太厚、熔点低,造成制成的芯吸材料存在孔隙率太低,吸水和含水能力不足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芯吸材料存在孔隙率太低,吸水和含水能力不足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扭皮芯型双组分弹力丝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降低皮层质量占比,提高皮层熔点及改善皮层的亲水性等措施,提高了芯吸材料的孔隙率,吸水和含水能力,同时制备方法简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扭皮芯型双组分弹力丝具有皮芯结构,皮层材料为改性聚酯,芯层材料包括常规聚酯,弹力丝纤度为667dtex~2667dtex,卷曲收缩率为10%~30%,无网络点,无油剂,无扭,即网络点0个/米,扭矩为0,含油率0%。皮芯结构中皮层起热粘合作用,芯层起骨架作用。为了降低皮层在热粘合过程中对芯层的影响,因此芯层熔点尽量提高。过低的芯层熔点,会导致该弹力丝在热粘合过程中,卷曲消失。
卷曲收缩率是衡量纤维蓬松性的重量指标,为了提高纤维热粘合后的孔隙率,因此纤维必须足够蓬松。网络点影响纤维的蓬松性,因此加工过程中不需要加网络。
加弹油剂是一种疏水性物质,如果本发明的弹力丝上含有油剂,会影响成品的芯吸效果,另外,在弹力丝热粘合过程中,温度高达230℃~240℃,油剂会挥发,造成车间烟雾过大,不利于生产加工。
针对无扭特征,是因为本发明的弹力丝如果存在扭矩,则会在集束过程中缠绕打结,从而不利于使用,因此必须消除该弹力丝扭矩。
作为优选,所述的改性聚酯为亲水型改性聚酯,特性粘度(η)为0.63dl/g~0.69dl/g,公定回潮率为1%~1.5%,熔点220℃~235℃。采用亲水型改性聚作为皮层,则是有利于改善该弹力丝的吸水和含水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常规聚酯的熔点260℃~263℃,特性粘度为0.68dl/g~0.72dl/g。较高的特性粘度,则分子量更大,熔点更高,做成纤维后,芯层更劲道,更有利于起骨架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芯层材料还包括着色物质。此时皮层采用有光亲水型改性聚酯,不含消光剂。有光透明的皮层有利于芯层显色,当着色物质加入到芯层材料,颜色容易透过皮层。皮层不加着色物质,能对芯层起保护作用,防止着色物质外逸,从而影响色牢度,着色物质使用量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也可不添加。作为优选,皮层材料和芯层材料质量比为15~20∶80~85。皮层质量比例不能过高,过高的皮层比例,会造成热粘合时,皮层融化后聚集,从而阻塞孔隙。皮层熔点不能过低,过低的熔点,不利于后道加工使用,也不利于该弹力丝在假捻变形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也影响该弹力丝的存储,皮层熔点较低的弹力丝,在存储过程中,卷曲容易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喜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喜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7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