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顶板围岩位移测量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7118.4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4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徐福田;曹德更;潘旦光;冯志耀;任晨;王妍;刘卫强;李亮;于东海;李振华;王晓慧;陶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4 | 分类号: | G01C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1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刻度管 测点 柱形 顶板围岩 沉降 位移测量装置 开挖 测量 联通管 单通 顶杆 隧道 测量系统 阀门安装 连接安装 隧道测量 横通道 连通管 通气管 通液管 土结构 上端 侧壁 调平 阀门 钻孔 推算 记录 施工 | ||
1.一种隧道顶板围岩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测点(5)、柱形刻度管(1)、联通管(9)、单通阀门(2)和安装顶杆(8),球形测点(5)和柱形刻度管(1)通过联通管(9)相连,单通阀门(2)安装在柱形刻度管(1)上端,球形测点(5)上半球外侧加工有戳土结构(7),球形测点(5)下半球外侧加工有环形套筒(6),安装顶杆(8)紧密嵌于环形套筒(6)内,测量前,球形测点(5)埋置于工作面前方未开挖区域的顶板围岩中,柱形刻度管(1)固定在施工横通道侧壁上,柱形刻度管(1)的轴向与水平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顶板围岩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通管(9)由通气管(3)和通液管(4)包裹于刚性外护套(13)内而构成,通气管(3)两端分别与柱形刻度管(1)上端和球形测点(5)上端相连,通液管(4)两端分别与柱形刻度管(1)下端和球形测点(5)下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顶板围岩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刻度管(1)的体积小于球形测点(5)的体积的50%,保证在球形测点(5)随顶板围岩沉降过程中,球形测点(5)空腔内的液体不会从上端通气管(3)溢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顶板围岩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戳土结构(7)和环形套筒(6)轴向位于同一直线且穿过圆心,并与水平向的夹角呈10-3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顶板围岩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通阀门(2)保证球形测点(5)内气体只能够单向进入柱形刻度管(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顶板围岩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刻度管(1)外部刻有刻度,且零刻度位于管身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顶板围岩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使用时,球形测点(5)和顶板围岩的钻孔之间充满膨化剂(10)。
8.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顶板围岩位移测量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S1:沿工作面倾斜向上钻孔,钻进角度等于戳土结构(7)与水平向之间的夹角,钻进至隧道顶板开挖轮廓线外停止;
S2:将安装顶杆(8)嵌入球形测点(5)的环形套筒(6)中,将球形测点(5)送至钻孔顶端,使戳土结构(7)插入孔顶的岩土体中;
S3:取出安装顶杆(8),捣入与钻孔同直径的圆塞(11),然后在圆塞(11)与孔顶所形成的空腔内打入膨化剂(10),从而将球形测点(5)与岩土体固结为一体;
S4:将柱形刻度管(1)缓慢抬升至液面与零刻度重合,并固定在施工横通道侧壁上,再次调平;
S5: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记录柱形刻度管(1)液面的下降值h,进一步推算由于开挖所引起的顶板围岩沉降值Δ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71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