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木尘除湿的木尘处理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7006.9 | 申请日: | 201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5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倪永庆;史慧;黄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荣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4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0621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除湿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木尘除湿的木尘处理处理装置,进风口、风机、集尘箱、支撑架、旋风分离器、导风管、出风口、防尘盖本发明一种利用木尘除湿的木尘处理处理装置,半导体制冷片启动吸引空气中的湿气,靠近导风框再被风机抽入旋风分离器内部,在风力器内离心的影响下木尘在分离器内壁缓缓下降时也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过量吸收水分后便会直接落下,进入集尘箱内,同时由电机带动的反复机构,利用其上下往复的运动,不断的带动尘水分离板一同进行运动,在尘水分离板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抽水装置便会将木尘中过量的水分抽走,排入蓄水槽内,该设备不断的运行下能良好的降低空气中的水分,使杉木木材不易被湿气渗透腐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木尘除湿的木尘处理处理装置,属于木尘处理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杉木为中国长江流域、秦岭以南地区栽培最广、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用材树种,其重量轻,在加工制成木质家具重量偏低,杉木制的家具带有天然原木清香,能够消除人体疲劳,舒缓压力,杉木上木纹通直,结构均有,在外观效果上非常美观,使得杉木家具越来越广泛,现有传统技术考虑不全面,具有以下弊端:
杉木重量轻的是因为密度低,然而密度低水分容易渗透,特别是潮湿天气时,木工车间内的空气较为潮湿,湿气会渗透进杉木的内部,同时砍伐下来的树木失去了活性,抗菌能力下降树体易滋生真菌,加上其吸水的特性,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加工处理前就容易被腐蚀破坏,使木材的价值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木尘除湿的木尘处理处理装置,以解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利用木尘除湿的木尘处理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进风口、风机、集尘箱、支撑架、旋风分离器、导风管、出风口、防尘盖。
所述进风口的背面固定安装于风机的正表面,所述风机与集尘箱相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旋风分离器中段的外表面相焊接,所述导风管的上端与旋风分离器上端的左侧面相焊接,所述导风管的底端嵌入安装于集尘箱的内部,所述出风口的底面固定安装于旋风分离器的上表面,所述防尘盖的底面与旋风分离器的上表面的上表面相焊接,所述防尘盖位于出风口的正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进风口设有导风框、散热器、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片,所述散热器的底端嵌入安装于导风框的内部,所述散热器的底面与半导体制冷片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底面与散热片的底面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集尘箱设有箱体、电机、反复机构、蓄水箱、尘水分离板、集尘槽,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集尘槽,所述电机安装于箱体的右下方,所述反复机构的上端与尘水分离板的底面相嵌套,所述蓄水箱的位于集尘槽的正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蓄水箱设有蓄水槽、抽水装置,所述蓄水槽的内部的底面与抽水装置的底面相焊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尘水分离板设有分离板主体、隔膜、抽水口,所述分离板主体的上表面设有抽水口,所述分离板主体的上表面设有隔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抽水装置设有抽水管、抽水杆、连接座、挡板、拉力弹簧、单向阀,所述抽水管与抽水杆相嵌套,所述挡板嵌入安装于连接座的内部,所述挡板的上表面与拉力弹簧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拉力弹簧与抽水管内部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单向阀嵌入安装于抽水管的内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风框内部设有相互导通的中空结构,且内壁薄于外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尘水分离板的四个边上,均设有一定深度的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抽水口在分离板主体上演着水道均匀分布,且分离板主体内设有下宽上窄的圆形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抽水管内部的两侧设有排水的水道,并使用单向阀安装于的入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荣家具有限公司,未经吉荣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70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