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液及含有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6871.1 | 申请日: | 201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5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廖波;李素丽;母英迪;王海;王龙;徐延铭;李俊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7 | 分类号: | H01M10/056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含有 锂离子电池 | ||
一种非水电解液及含有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非水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导电锂盐和添加剂。添加剂由双硼酸酯型化合物和含S=O的化合物组成。所述的双硼酸酯型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通式:其中,R1、R2各自独立地分别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C2‑C6烯基、烷氧基和羧基中的任一种,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20烷基、C2‑C6烯基、烷氧基和羧基中的任一种。本发明的双硼酸酯型化合物和含S=O的化合物在电化学的作用下可以形成含硫的硼酸酯中间体化合物,形成阻抗低且坚固的界面膜,从而提高电池的的高温和低温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及含有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被广泛使用作为手机、相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类数码产品的储能装置。但是,随着电子设备的多元化和功能的多样化,人们对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能量密度的提升,一方面是通过提高电池充电电压以获得更高的容量;另一方面是使用高容量的正极或者负极材料。不幸的是,不管是电池电压的提高还是新型高容量的正极或负极材料的应用,都会带来电解液严重分解的问题。目前,成膜电解液添加剂的应用是解决电解液分解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前的电解液添加剂往往难以同时兼顾高低温性能,例如:VC、VEC等具有好的高温性能但是其低温性能是无法弥补的。因此,确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应用在高能量密度电池上的电解液,促进锂离子电池有更广泛的使用,同时扩宽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解液添加剂高低温性能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及含有该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水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导电锂盐和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由双硼酸酯型化合物和含S=O的化合物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双硼酸酯型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通式:
其中,R1、R2各自独立地分别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烷基、C2-C6烯基、烷氧基和羧基中的任一种,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20烷基、C2-C6烯基、烷氧基和羧基中的任一种。
一种含有上述的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包括非水电解液、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中的双硼酸酯型化合物和含S=O的化合物在电化学的作用下可以形成含硫的硼酸酯中间体化合物,形成阻抗低且坚固的界面膜,使得电池具有优越的高温和低温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正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记载的是一种非水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导电锂盐和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由双硼酸酯型化合物和含S=O的化合物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二: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非水电解液,所述的双硼酸酯型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通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68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