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绕组不均匀受潮状态的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6705.1 | 申请日: | 201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5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郭蕾;代禄喻;张传辉;周利军;廖维;李会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62 |
代理公司: | 成都盈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5 | 代理人: | 崔建中 |
地址: | 611756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绕组 不均匀 受潮 状态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不均匀受潮状态的评估方法。首先搭建实验平台,设定不同湿度使变压器绕组不均匀受潮,通过频域介电谱测试仪获得不均匀受潮绕组的复介电常数实部及复介电常数虚部,分别对复介电常数实部及复介电常数虚部拟合得到频域介电谱曲线,然后获取变压器绕组不均匀受潮评估的特征参量,最后计算出不均匀受潮程度。通过本发明提供变压器绕组不均匀受潮的评估方法,能有效地判断变压器绕组不均匀受潮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绕组不均匀受潮状态的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油浸式变压器的绝缘状态是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变压器油纸绝缘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电、热、磁、机械应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逐渐老化。其中,水分是影响变压器油纸绝缘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分含量的增加会严重降低变压器油纸绝缘系统的击穿强度,加速油纸绝缘老化、缩短绝缘寿命,严重时将会导致设备击穿或烧毁,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目前,利用频域介电谱测试评估变压器油纸绝缘含水量方法中,将水分含量视为等值含水量,且水分分布是均匀的。然而,对于大型油浸式变压器,由于在生产制造中会出现水分残留,或在运行中会出现外部水分入侵,且在整个变压器油纸绝缘中水分不是均匀分布的,这会对频域介电谱曲线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有效表征变压器绕组绝缘不均匀受潮程度,需对不均匀受潮状态的变压器绕组进行频域介电谱测试,因此提出一种变压器绕组绝缘不均匀受潮状态评估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有效地判断变压器绕组绝缘不均匀受潮程度,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绕组不均匀受潮状态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搭建实验平台
搭建变压器绕组不均匀受潮实验平台,主要由第一高压绕组(1a)、第二高压绕组(2a)、第三高压绕组(3a)、第一低压绕组(1b)、第二低压绕组(2b)、第三低压绕组(3b)、第一绝缘纸(1c)、第二绝缘纸(2c)、第三绝缘纸(3c)、第一高压绕组接线端子(4a)、第二高压绕组接线端子(4b)、第三高压绕组接线端子(4c)、第一低压绕组接线端子(5a)、第二低压绕组接线端子(5b)、第三低压绕组接线端子(5c)、第一湿度传感器(6a)、第二湿度传感器(7a)、第三湿度传感器(6b)、第四湿度传感器(7b)、第五湿度传感器(6c)、第六湿度传感器(7c)、第一加湿器(8a)、第二加湿器(8b)、第三加湿器(8c)、第一电阻丝(9a)、第二电阻丝(9b)、第三电阻丝(9c)、绝缘油箱(10)、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13)、终端机(14)、频域介电谱测试仪(15)、湿度控制系统(16)、温度控制系统(17)组成,绝缘油箱(10)中装有绝缘油(11),绝缘油(11)的高度高过第一高压绕组(1a)、第二高压绕组(2a)、第三高压绕组(3a),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13)将绝缘油箱(10)分成三部分,第一高压绕组接线端子(4a)、第二高压绕组接线端子(4b)、第三高压绕组接线端子(4c)接至频域介电谱测试仪(15)的高压端,第一低压绕组接线端子(5a)、第二低压绕组接线端子(5b)、第三低压绕组接线端子(5c)接至频域介电谱测试仪(15)的低压端,频域介电谱测试仪(15)连接至终端机(14),第一湿度传感器(6a)、第二湿度传感器(7a)、第三湿度传感器(6b)、第四湿度传感器(7b)、第五湿度传感器(6c)、第六湿度传感器(7c)连接至终端机(14),第一加湿器(8a)、第二加湿器(8b)、第三加湿器(8c)连接至湿度控制系统(16),湿度控制系统(16)连接至终端机(14),第一电阻丝(9a)、第二电阻丝(9b)、第三电阻丝(9c)置于绝缘油箱(10)箱底并连接至温度控制系统(17),温度控制系统(17)连接至终端机(14);终端机(14)发出指令给湿度控制系统(16),湿度控制系统(16)控制第一加湿器(8a)、第二加湿器(8b)、第三加湿器(8c);
第二步:接通温度控制系统(17),控制第一电阻丝(9a)、第二电阻丝(9b)、第三电阻丝(9c)加热到测试温度T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6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