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路PM2.5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6668.4 | 申请日: | 201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5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1/2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凯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0 | 代理人: | 刘宁宁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通道 外通道 风道壳体 加热电阻 温度传感器 采集通道 激光检测 检测装置 风机 壳体 模组 双路 一体注塑成形 低温工况 独立设置 风机设置 环境状态 冷凝结构 实时检测 通道独立 通道共用 出风口 冷凝水 检测 车内 除掉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路PM2.5检测装置,PCB板背面设有风道壳体,壳体和风道壳体一体注塑成形,风道壳体分为内通道和外通道,内通道和外通道独立设置,内通道和外通道内均设有激光检测模组和加热电阻,车内采集通道与内通道连接,车外采集通道与外通道连接,风道壳体设有内外通道共用的出风口,风机设置在PCB板背面,MCU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PCB板上,激光检测模组、加热电阻、风机和温度传感器均与MCU通信的连接。本发明用于检测汽车内、外的空气质量,检测用户周边空气质量环境状态,内外通道独立设计,通过一个风机实现了实时检测功能,通道内部增加除冷凝结构,在低温工况下产品通过加热电阻除掉冷凝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M2.5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路PM2.5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空气粉尘过敏、患有呼吸道疾病等人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够清楚的掌握个人空间的空气质量,尤其是经常使用的汽车车厢内部的空气质量。
公开号CN207816771U公开了一种车载双通道PM2.5检测装置,其技术上有很多局限性,产品体积大(基本尺寸:85*65*63mm),在整车布局上,空间局限性很大,不利于安装;检测周期长,其由步进电机控制,风门片在内外通道口循环切换,一个检测周期需要40s(内通道20s,外通道20s),大大减小了检测效率;在-0℃工作时,由于车内外的温度差,在产品内部出现冷凝水现象,而激光检测模组是不能区分雾和霾,导致检测值失真,在低浓度的环境下,产品出现爆表现象;产品后期维护,PM2.5传感器在检测空气质量的过程中,同时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时间长了,会有灰尘堆积的现象,造成检测精度下降,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体积小,检测效率高,具有除冷凝功能,可以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工作的一种双路PM2.5检测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提供一种双路PM2.5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PCB板、风机、MCU、温度传感器、车外采集通道和车内采集通道,PCB板设置在壳体内,PCB板背面设有风道壳体,壳体和风道壳体一体注塑成形,风道壳体分为内通道和外通道,内通道和外通道独立设置,内通道和外通道内均设有激光检测模组和加热电阻,车内采集通道与内通道连接,车外采集通道与外通道连接,风道壳体设有内外通道共用的出风口,风机设置在PCB板背面,MCU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PCB板上,激光检测模组、加热电阻、风机和温度传感器均与MCU通信的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车外采集通道包括采集管、快速转接头、密封胶圈、采集头安装支架、粗滤泡棉和粗滤盖帽,快速转接头连接在采集管上,采集头安装支架通过快速转接头与采集管连接,采集头安装支架和快速转接头之间设有密封胶圈,采集头安装支架前端内部设有粗滤泡棉,采集头安装支架前端外侧设有粗滤盖帽。
作为一种改进,风道壳体和PCB板之间设有密封垫。
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上屏蔽罩和下屏蔽罩,上屏蔽罩和下屏蔽罩分别设置在壳体上下两侧上。
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风机减震支架,风机设置在风机减震支架内。
作为一种改进,内通道和外通道内均设有多个整流板。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1、在检测方面,实现实时检测功能,5s内可读值,符合汽车级-40℃~+85℃温度试验要求,产品体积小,更利于装配要求;
2、内外检测通道独立设计,通道内部增肌除冷凝结构,在低温工况下产品通过加热电阻除掉冷凝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66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