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源电路及新能源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5607.6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5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董亚武;李科科;余鹏飞;贾华献;易德刚;许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首航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7 | 分类号: | H02M7/217;H02M3/3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曲卫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新能源汽车 电源电路 变压器电路 电路 隔离电路 逆变电路 烧坏 变压器原边 电子元器件 非工作状态 非供电状态 交流充电桩 汽车轻量化 供电 车辆行驶 车载电源 电能变换 高度集成 供电领域 能量过程 烧毁 充电 隔离 传输 转换 申请 应用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新能源汽车供电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载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包括:逆变电路、第一变压器电路、第二变压器电路、第三变压器电路和隔离电路。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通过交流充电桩能够为该电源电路供电,实现第一电源对第二电源及第一负载和第三电源及第二负载的电能变换与传输。车辆行驶时实现第二电源为第三电源及第二负载的供电;并通过设置隔离电路在第一电源处于非供电状态下隔离非工作状态下的电路,避免转换能量过程中,变压器原边电路将能量传送给逆变电路和其他的电子元件导致过压烧坏,该电源电路能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中,实现汽车轻量化,高度集成化和小型化情况下避免引起的电子元器件过压烧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供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电路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小型化,低成本化的要求,本电源电路具有充当车载充电机,车载直流直流变换器以及车载逆变器的三种功能,实现产品的电气高度集成化。分别减小的体积40%与减轻重量30%,降低成本30%。当新能源车充电机时,通过第一电源和直流直流变换电路向第二电源及第一负载和第三电源及第二负载分别提供高压动力电池的供电和低压电池充电的供电。当新能源汽车运行时,完成由第二电源及第一负载向第三电源的供电,充当传统汽车的发电机作用,为低压设备和电池供电。当出现动力电池失效时,启动有第三电源为第二电源及第一负载供电传输能量供电,实现为新能源车高压端短时供电,从而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汽车中的电源电路即需要能够连接至市电(第一电源)为高压动力电池(第二电源)和低压电池(第三电源)充电,又需要高压动力电池在行驶时为低压电池和低压系统(第三电源及第二负载)供电。同时也能实现高压动力电池向外部逆变输出交流电。通常这三种供电方案在汽车中需要设置在三个不同的模块分别进行实现,现通过两个变压器进行耦合供电,实现双向充放电,高压到低压转换三种功能作用。通过增加高压到低压转换过程中的隔离电路,避免高压输出端和低压输出端共用变压器导致市电输入端电子元件因过压损坏。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以上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高度集成化三合一(车载充电机、车载直流直流变换器、车载逆变器)实现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在由高压端向低压端传送能量转换供电过程中,引起的原边电子元器件过压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及电源防护的三合一集成电源电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包括:
逆变电路,包括逆变输入端与逆变输出端,所述逆变输入端用于连接第一电源;
第一变压器电路,包括第一耦合端与第二耦合端,所述第一耦合端与所述逆变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耦合端用于输出能量;
第二变压器电路,包括第三耦合端与第四耦合端,所述第三耦合端与所述第二耦合端耦合,所述第四耦合端用于连接第二电源及第一负载;
第三变压器电路,包括第五耦合端与第六耦合端,所述第五耦合端与所述第三耦合端耦合,所述第六耦合端用于连接第三电源及第二负载;
隔离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耦合端与所述逆变输出端之间,其中,在所述第二电源及第一负载通过所述第二变压器电路向所述第三电源及第二负载传递能量时,所述隔离电路工作在断开状态。
可选的,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逆变电路之间。
可选的,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升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连接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所述逆变电路之间。
可选的,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及由四个开关管构成的第一整流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首航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首航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56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