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无联锁调车进路指引功能的无线调车灯显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45567.5 | 申请日: | 2019-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3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聚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B61L21/06;B61L21/08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于洪 |
| 地址: | 650501 云南省昆明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无 联锁 调车 进路 指引 功能 无线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无联锁调车进路指引功能的无线调车灯显系统及方法,属于铁路运输过程中的调车技术领域。该无线调车灯显系统包括机车控制单元、区长控制单元、进路指引控制单元、便携手持台控制单元和远程数据查询单元等结构;该系统除具有调车作业指挥功能外,还具备调车作业进路查询功能,能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操作或错误确认情况,从而避免造成错送、挤岔甚至列车脱轨事故的发生。该系统既为调车作业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又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调车作业效率和车站的改编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运输过程中的调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无联锁调车进路指引功能的无线调车灯显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调车作业是铁路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站场调车作业主要在非集中调车作业区进行。随着铁路运输向高速、重载、大密度方向发展,车务系统面临的安全生产压力正在日益增加,现有的无联锁调车作业进路的确认,主要通过调车人员的人工要道、还道来完成,其主要依据是视觉标志灯(牌)信号,安全监控也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在调车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为、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当调车作业人员出现失误,且没有进行认真瞭望信号、确认进路或者没有注意停留车位置等,就会造成列车进错线路,发生挤岔和脱线等事故。
目前调车作业计划传输应用还是采用传统的办法,车站值班员根据班计划、阶段计划及时编组、解体列车编制打印成纸质调车作业计划分别派送给调车司机、调车人员、扳道员。扳道员依据纸质调车作业计划,人工观察调机位置并结合调车作业时间及计划,适时排放进路,排放进路后在对应调车钩上画上完成的记号,调车组在实际进入排放进路前有需要派调车员人工检查进路的开通情况,检查完毕后又通过调车手持对讲机发送话音告诉全体调车组人员,该作业方式增加了职业者的劳动强度,同时对调车员或扳道员的要求比较高。再加上于多台调机同时作业的车站,列车作业繁忙车站,调车员或扳道员劳动强度更加大,这种仅仅依靠作业人员自控、互控的传统作业方式,已经无法保证高密度调车作业的安全及效率需求。
随着铁路运输信息化管理进程的发展,急需通过新技术、研发新的具有无联锁调车进路指引功能的无线调车灯显系统及方法,对调车进路进行管理和卡控,同时降低车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完成调车作业信息管理及防止调车事故发生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无联锁调车进路指引功能的无线调车灯显系统及方法,该系统除具有调车作业指挥功能外,还能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操作或错误确认情况,从而避免造成错送、挤岔甚至列车脱轨事故的发生。该系统既为调车作业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又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调车作业效率和车站的改编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无联锁调车进路指引功能的无线调车灯显系统,包括机车控制单元、区长控制单元、进路指引控制单元、便携手持台控制单元和远程数据查询单元;
区长控制单元分别与机车控制单元、便携手持台控制单元相连,用于采集调车作业计划数据,并通过无线方式下发调车作业计划数据至机车控制单元、便携手持台控制单元,实现调车组成员查看调车作业计划数据;
进路指引控制单元,用于采集道岔定位/反位状态数据信息,还用于显示调车作业进路开通状态信息;
区长控制单元还与进路指引控制单元相连,用于将进路指引控制单元传送来的道岔定位/反位状态数据信息进行计算,生成调车作业准备进路开通状态信息,并将调车作业计划数据与调车作业准备进路开通状态信息数据进行运算,当调车作业计划数据与调车作业准备进路开通状态信息匹配时生成调车作业进路开通状态信息;当调车作业计划数据与调车进路开通状态信息数据不匹配时生成进路异常请确认进路开通状态信息,并将调车作业进路开通状态信息、进路异常请确认进路开通状态信息以无线方式发送到机车控制单元、便携手持台控制单元、进路指引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55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