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不均匀变形下的管涵-土相互作用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5301.0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8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阿比尔的;刘明维;连坦帅;梁越;吴林健;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E03F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涵 试验系统 导轨 下层平台 上层平台板 驱动电机 驱动系统 不均匀 传动杆 矩形框 试验台 试验 变形 体内 沉降变形监测 试验数据采集 夹具 排水管 方向垂直 模拟实验 调整管 夹具夹 试验槽 支撑腿 两组 填筑 土体 驱动 支撑 | ||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不均匀变形下的管涵‑土相互作用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该管涵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台、两组驱动系统、管涵试验槽和试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试验台包括上层平台板和下层平台板,以及支撑所述上层平台板和下层平台板的支撑腿。所述每组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管涵夹具、传动杆和导轨。所述导轨固定在下层平台板上。试验时,矩形框体内填筑土体。所述管涵布置在矩形框体内,两端被管涵夹具夹持。所述管涵的长度方向与导轨的方向垂直。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传动杆在导轨上运动,进而调整管涵的水平位置。该管涵试验系统在实验室中开展排水管沉降变形监测模拟实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管涵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排水管网是具有城市防汛、雨污水排放及处理、再生水生产利用及污泥处理等功能的服务性基础设施。通常情况下,老化、腐蚀、扰动是排水管道损坏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及深基坑工程对城市排水管网的扰动日益加剧,管道沉降变形、破裂、渗漏引发地面塌陷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实现排水管的自动化监测预警,有效预防预控城市排水管的安全风险,需实验研究与城市排水管相适应的监测项目、监测技术、监测仪器设备、监测方法及控制指标。在实验室中开展排水管沉降变形监测模拟实验,可解决排水管埋设于地下,实验工作不便开展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不均匀变形下的管涵-土相互作用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不均匀变形下的管涵-土相互作用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台、管涵试验槽、两组驱动系统和试验数据采集系统。
所述试验台包括上层平台板和下层平台板,以及支撑所述上层平台板和下层平台板的支撑腿。所述上层平台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矩形孔洞。
所述管涵试验槽包括试验槽底板和两块试验槽侧板。所述试验槽底板固定在上层平台板的下表面。所述试验槽底板将矩形孔洞的中部封堵。所述试验槽侧板垂直布置在试验槽底板上表面。
所述每组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管涵夹具、传动杆和导轨。所述管涵夹具整体为一个矩形块体。这个矩形块体的中心设置有与管涵截面尺寸相匹配的夹持孔。所述管涵夹具可轴向对称地拆分为两块夹具体。两个管涵夹具伸出矩形孔洞后,分别布置在试验槽底板两侧。所述管涵夹具的下表面与上层平台板的下表面平齐。所述试验槽侧板与管涵夹具连接。所述管涵试验槽和管涵夹具合围出一个矩形框体。所述导轨固定在下层平台板上。所述传动杆包括传动杆主体和布置在传动杆主体旁侧的连接部。所述传动杆主体放置于导轨上方。所述传动杆主体与管涵夹具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布置在下层平台板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连接部连接。
所述试验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两个刻度尺、土压力测试系统、应变测试系统和数据收集系统。所述刻度尺布置在上层平台板上。所述两个刻度尺分别布置在矩形孔洞的两侧。所述土压力测试系统包括埋设在土体中的土压力盒。所述应变测试系统包括贴于管涵表面的应变器。所述土压力测试系统和应变测试系统均与数据收集系统相连。
试验时,矩形框体内填筑土体。所述管涵布置在矩形框体内,两端被管涵夹具夹持。所述管涵的长度方向与导轨的方向垂直。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传动杆在导轨上运动,试验槽侧板跟随管涵夹具水平移动,进而调整管涵的水平位置。
进一步,所述驱动系统还包括位移控制开关。所述位移控制开关与驱动电机相连。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关于上述管涵试验系统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放置管涵,并用管涵夹具夹持。
2)在矩形框体内填筑土体。
3)布设试验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调试后读取初始值。
4)调节传动杆,模拟管涵沉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5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速器下线检测台半轴更换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两翼旋转门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