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悬浮床的称重系统和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45138.8 申请日: 2019-04-26
公开(公告)号: CN110200763A 公开(公告)日: 2019-09-06
发明(设计)人: 叶建平;华海平;钟祖爱;王志康;褚永华;吴明光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A61G7/00 分类号: A61G7/00;A61G7/05;A61M5/168;G01G19/44;G01G19/52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贾玉霞;邱启旺
地址: 310058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拉压传感器 称重数据 称重系统 补液 医用悬浮床 支架单元 专家系统 护理 同一水平面 患者体重 记录存储 临床需求 声光报警 实时采集 通信模块 小波分析 支撑单元 主控模块 承重点 储存仓 床底座 悬浮床 减量 样条 休克 噪声 输出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医用悬浮床的称重系统和方法,系统由床底座单元、拉压传感器支架单元、矽沙支撑单元、矽沙储存仓、主控模块和通信模块组成。拉压传感器支架单元采用六个高精度拉压传感器,置于同一水平面且均匀分布于悬浮床承重点,实时采集称重数据。称重数据应用样条小波分析的方法处理,消除其中的噪声,输出能辅助临床的称重数据。根据临床需求,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记录存储患者体重的增、减量,给出相应的声光报警。护理员参照内设专家系统的建议,进行补液或调整补液速度。得益于高精度的称重系统及内设的专家系统,可辅助护理人员及时补液,有效防止患者失液过多休克,同时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用悬浮床的技术范畴。特指采用六个拉压力传感器,应用样条小波理论滤除噪声;专家系统处理体重信号,辅助患者补液的医用悬浮床。

背景技术

感染是烧伤外科重要课题,烧伤患者的创面为细菌生长提供良好培养基,适宜温湿度更有利于细菌在创面上的大量繁殖。医用悬浮床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创面感染率和加速创面修复。医用悬浮床包括控制系统、冷却系统、高温加热消毒系统、称重系统,以及包含高效进风过滤器、加温干燥器、高压风机、微孔透气扩散板(PE材质)、矽沙、专用滤单的悬浮流体系统。运用流体力学原理,预处理的洁净压缩空气,通过床体底部含有大量微孔(直径4-25μm),且与床底等面积的透气扩散板均匀的向上喷射,穿过并托起上床体内盛有的大量细小矽沙(直径70-140μm,矽沙的总质量≈600Kg),在其表面形成类似水“沸腾”的状态,大量的“沙泡”不停向上翻滚,向上产生浮力。这些矽沙表面覆盖有网孔直径为35μm的专用滤单,以阻止矽沙穿过,患者躺于其上接受治疗。悬浮床内矽沙流化形成的浮力可减轻患者床单位体表面积和创面所承受的压力;干热的空气可透过滤单倾泻到创面上,使滤单上微生物细胞干燥失活,同时加速患者创面干燥结痂;患者的渗液被矽沙吸收后凝为结块,下沉到床底的筛网上,阻止了细菌和患者体表的进一步接触,为烧伤创面的愈合提供良好的条件。

医用悬浮床基本分为两类:一类为砂流体悬浮床;一类为多方位气动悬浮床。两者比较,前者核心部件需消耗大量原材料,加工工艺复杂,技术难度低;后者不需要用固体颗粒,加工工艺相对简单,但技术门槛高,以美国为首的主要生产制造商开发多方位气动悬浮床属该类产品。根据我国国情,医用悬浮床研发晚、技术难度较低的砂流体悬浮床较适合我国以及中等水平国家推广应用。进口产品有美国HILLROM生产的ClinitronⅡ型流体悬浮治疗仪,美国KCL生产的空气射流悬浮床,以及荷兰的Redactron悬浮烧伤治疗床;国内宁波登煌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悬浮床市场占有率较高,采用砂流体。

一般医用悬浮床设有称重装置,包括四个称重传感器,安装在支架四个角下方,用来采集支架、槽体和病人的重量,重量信号经A/D转换,送CPU处理并显示,可以测得患者的体重值。基于人体工学理论,应用《人体工程学图解》数据,人体卧床时,只采样头部和脚部设的4个称重传感器信号,测力点远离人体主要重量的施力点,导致测量精度下降,故需在此增设2个称重传感器。鉴于一般医用悬浮床有各种扰动因素,导致称重数据有较大的误差。护理人员对烧伤患者补液时,不敢用误差较大的称重数据。但患者体重改变需及时补液,导致护理人员必须長时间的密切关注。烧伤患者长时间躺在持续高热气流和干燥滤单上,机体水分被大量蒸发,正常的生理如厕则进一步加剧水分丢失。群体性烧伤事件中,医护人员数量不够,大量的清创工作,易发生补液不及时;患者的水电解质不平衡,将引发患者高渗性脱水,危急生命。因此,需要精确到毫升补液的患者,躺在动态的悬浮床上,精确的体重变化显示和及时的补液报警,显得尤为必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51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