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器主体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4410.0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9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丸山隆志;上田卓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骊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3D11/06 | 分类号: | E03D11/06;E03D1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积水部 棚面 便池 便器主体 侧区域 倾斜度 污物承接面 承接 冲洗水 喷水孔 排出 喷出 平坦面 切割面 下端缘 引导的 凹陷 盆状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便器主体。提供在利用从后方流入到积水部的水流来排出污物之基础上,实现污物排出能力的提高的技术。便器主体具备:便池部(18),具有盆状的污物承接面(24)、以及从污物承接面的下端缘向下方凹陷的积水部(26);以及第一喷水部,通过将冲洗水从第一喷水孔(30A)朝向周向的一侧喷出到便池部内,形成在污物承接面的位于比积水部靠后侧处的后侧区域(60)移动的水流,污物承接面具有将从第一喷水孔喷出的冲洗水向周向的一侧引导的棚面(66),棚面在沿着便池部的径向的切割面中的形状是平坦面,棚面在后侧区域处沿径向的倾斜度被设定为比棚面在污物承接面的位于比积水部靠左右侧任意一侧位置的旁侧区域(62A、62B)处沿径向的倾斜度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器主体。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用于将污物排出的冲洗方式进行了各种探讨研究。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抽水马桶,该抽水马桶通过在便池部的左右侧其中一侧的侧方区域形成朝向后方的回旋流,并使该回旋流的一部分从后方流入到便池部的积水部,由此能够形成用于将污物推入到便器排水路的入口的引导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89431号公报
设想了通过使冲洗水从后方流入到便池部的积水部,由此形成将污物推入到便器排水路的入口的引导流的情况。该情况下,在取得良好的污物排出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增大冲洗水从后方向积水部流入的流入量较佳。本发明者基于这样的观点,在实现污物排出能力的提高之上,取得了还有新的对策的见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某方式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利用从后方流入到积水部的水流来排出污物之上,实现污物排出能力的提高的技术。
用于解决前述的课题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便器主体。第一方式的便器主体具备:便池部,具有盆状的污物承接面、以及从所述污物承接面的下端缘向下方凹陷的积水部;便器排水路,与所述便池部的底部连接;以及第一喷水部,通过将冲洗水从第一喷水孔朝向周向的一侧喷出到所述便池部内,形成在所述污物承接面的位于比所述积水部靠后侧处的后侧区域朝向所述周向的一侧移动的水流,所述积水部构成为,通过边与设置于所述积水部的左右侧其中一侧的立壁面接触边从后方流入到所述积水部的水流,来形成将污物推入到所述便器排水路的引导流,所述污物承接面具有用于将从所述喷水孔喷出的冲洗水向周向的一侧引导的棚面,所述棚面在沿着所述便池部的径向的切割面中的形状是平坦面,所述棚面在所述后侧区域处沿径向的倾斜度被设定为比所述棚面在所述污物承接面的位于靠所述积水部左右侧任意一侧位置的旁侧区域处沿径向的倾斜度大。
根据第一方式,与将棚面在后侧区域的倾斜度设为棚面在旁侧区域的倾斜度以下的情况相比,容易使在后侧区域处的棚面沿周向移动的冲洗水的一部分适当地流进积水部。因此,能够增大冲洗水从后方向积水部流入的流入量,实现污物排出能力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便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便器主体的俯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便器主体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2的B-B线剖面的局部的图。
图6是主要表示图5的C-C线剖面的局部的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便器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3的D-D线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5E-E线剖面的局部的图。
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便器主体的其他的俯视图。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便器主体的又一其他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骊住株式会社,未经骊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4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坐蹲两用便器
- 下一篇:一种电动升降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