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样品微生物检测用酸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3850.4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6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涛;张树秋;王文博;邬元娟;郭栋梁;滕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Q1/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刘乃东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摇 固体样品 样品筛选 挤出机构 样品粉碎 酸液 酸处理装置 微生物检测 样品粉末 大颗粒样品 充分混合 自动处理 磨口瓶 盐酸 沉淀 自动化 挤出 筛选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固体样品微生物检测用酸处理装置,包括样品粉碎装置、样品筛选机构、振摇机构和酸液挤出机构,所述样品粉碎装置位于样品筛选机构上方,振摇机构位于样品筛选机构右方,酸液挤出机构位于振摇机构右方;通过样品粉碎装置对固体样品进行粉碎,样品筛选机构对粉碎后的样品进行筛选,将大颗粒样品筛出,之后样品粉末输送到振摇机构内的三角磨口瓶中,酸液挤出机构内的盐酸挤出到振摇机构内与样品粉末进行混合,在振摇机构内经过充分混合后沉淀,实现了固体样品的自动处理,实用性好,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固体样品微生物检测用酸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检测过程中,采样及样品处理是必不可少的,采样的步骤包括调查、现场观察、确定采样方案、进行采样、样品封存和开具采样证明。采样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样品具有代表性,防止污染、变质、损坏、丢失;不得加入防腐剂、固定剂;需两个人以上参加等。样品在微生物检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样品主要分为液体样品和固体样品,固体样品的处理方式包括捣碎均质法、剪碎振摇法、研磨法、整粒振摇法和胃蠕动均质法等,在研磨法处理样品的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研磨、筛选,人工称量固体粉末的重量并加酸液进行配比,人工取样的方式劳动强度大,人工称量,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固体样品微生物检测用酸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能够实现固体样品的自动酸处理,降低了劳动强度,固体粉末与酸液的配比精度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固体样品微生物检测用酸处理装置,包括样品粉碎装置、样品筛选机构、振摇机构和酸液挤出机构,所述样品粉碎装置位于样品筛选机构上方,振摇机构位于样品筛选机构右方,酸液挤出机构位于振摇机构右方;
所述样品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箱、粉碎电机和粉碎刀,所述粉碎箱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粉碎箱中间位置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与支撑架之间转动连接,支撑架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端与转轴连接,粉碎电机安装在粉碎箱上,粉碎电机输出端与粉碎刀连接,粉碎箱上端设有进料门,粉碎箱下端设有出料门;
所述样品筛选机构包括箱体、第一振动台和滑道,所述箱体支撑在第一振动台上,箱体内设有筛网,箱体上方与出料门对应,箱体下端与滑道连通;
所述振摇机构包括第二振动台、电子秤和三角磨口瓶,所述电子秤位于第二振动台上,三角磨口瓶位于电子秤上,三角磨口瓶开口处与滑道下端对应;
所述酸液挤出机构包括酸液存储器和气缸,气缸活塞杆端深入到酸液存储器内,气缸活塞杆端设有挡板,挡板与酸液存储器内壁配合,酸液存储器左端设有管道,管道与酸液存储器连通,管道端部与三角磨口瓶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粉碎箱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处设有弧形板,第一通孔外侧设有凹槽,弧形板与凹槽配合,所述弧形板外侧设有凸起,粉碎电机固定在凸起上,粉碎电机输出轴穿过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粉碎箱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台阶,进料门和出料门左端均设有设有第二台阶,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下端设有支架,第一振动台上设有第一定位套筒,支架位于第一定位套筒内,第一定位套筒上设有压紧螺钉;
第一振动台下端设有支撑平台,第一振动台安装在支撑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壁上设有第三台阶,筛网支撑在第三台阶上,筛网外圆柱面上设有橡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下端面倾斜,箱体下端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连通箱体和滑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3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