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节麦抗菌肽AtR100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42337.3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8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傅婷婷;孔熹;吴佳;董五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A01N37/46;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龚莹莹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节 抗菌 atr100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节节麦抗菌肽AtR100及其应用,申请人通过建立节节麦cDNA文库,最终分离出节节麦抗菌肽AtR100,其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申请人发现AtR100对化学药物难以控制的番茄溃疡病菌、青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以及小麦苗枯病菌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溶血实验证明该基因对哺乳动物和人无害。对该抗菌肽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和喷雾干燥得到的粉剂证明该基因对番茄灰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抗菌肽基因从节节麦中筛选,在后期研究中可以作为一种生物药剂大量生产应用在植物病害防治中。
技术领域
本领域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节麦抗菌肽AtR100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病原菌可以对植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些病原菌甚至会引起包括人类,牲畜,作物和其他生物的严重病害。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有五大类: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其中由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仅次于由真菌和病毒引起的,位居第三。在迄今已鉴定出的1600多种细菌中,约有300种左右引起植物细菌性病害。已知由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有500种以上,其中细菌性青枯病、溃疡病等是世界性重要病害(廖咏梅,张君成,王忠文.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地位及其在农科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7,(S1):191-195.)。植物细菌性病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如1976年美国31个州由43种细菌病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600万美元。
青枯病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一种世界范围的细菌性土传病害,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部分温带地区。青枯病菌寄主广泛,可侵染50多个科的200余种植物,给作物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赫莲香,郭晓,张新永,樊颖伦,刘生祥,杨煜,郭华春,李广存.青枯病菌研究进展[J].中国马铃薯,2011,25(01):50-54.)。青枯病在作物的整个生长期都有可能发生,现蕾开花期症状最明显,特别是在温暖潮湿、雨水充沛的环境中发病尤为严重。受病原菌侵害的植株茎基部和根维管束变褐色。在我国主要农作物中马铃薯、番茄、烟草、茄子、辣椒、花生、姜、甘薯、木麻黄、桑、油橄榄、聚合草等均受青枯菌的为害,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卢同.我国作物细菌性青枯菌的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1998,(02):34-41.)。青枯病难以防治,目前尚没有很好的防治办法。化学防治易产生抗药性,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探究植物对这种病源的抗性机制,发现新的抗性基因具有深远意义。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Clavibatermichiganensissubsp.michiganense)属于棒形杆菌属。发病初期,植株下部或中部的叶片表现萎蔫卷缩,有的叶片出现狭长的褐色条斑,逐渐扩展到全株萎蔫枯死。剖茎可见维管束变为黄褐色,从中可挤出黄色菌脓,严重时变为褐色,髓中空(胡俊,塔娜,胡宁宝,康志强,张国贤.内蒙古西部地区番茄溃疡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8(S1):151-152.)。番茄溃疡病是番茄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自1909年番茄溃疡病首次在美国报道以来该病在美国迅速蔓延并传播到世界多个番茄主产区,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病害。我国于1985年首次在北京平谷发现番茄溃疡病,现已扩展到多个番茄产区(尤凤芝.番茄溃疡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吉林蔬菜,2016(Z1):31-32.)。因此,我国1995年将该病原菌列入《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名单),1997年列入《中国进境植物检疫潜在的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三类有害生物)名录》(罗来鑫,赵廷昌,李健强,张乐,李勇,Hasan Bolkan.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研究进展[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23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