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基因印记亚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2076.5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5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马德选;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706 | 分类号: | A61K31/70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母细胞瘤 亚型 基因印记 治疗基因 印记 高危人群 去甲基化 治疗 预防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基因印记亚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药物,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通过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能够对基因印记亚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以及基因印记亚型血管母细胞瘤高危人群进行去甲基化治疗,使得VHL mRNA重新表达,从而实现很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肿瘤治疗药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基因印记亚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药物。
背景技术
Von Hippel-Lindau(VHL)疾病(OMIM 193300)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具有在各种器官系统中发展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可能。其遗传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VHL基因中的种系突变引起的,表现出显著的表型变异性、年龄依赖性外显率以及家族间变异。VHL特征性肿瘤包括:中枢神经系统(CNS)和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HBs)、透明细胞肾癌、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囊肿、嗜铬细胞瘤等。大多数患有VHL的患者会感染CNS-HBs,发病率介于34.3%至72%之间。
VHL疾病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各个个民族。两性均受到同等影响,患病率为1:30,000~1:50,000(近似发生率为1:36,000),其中,80%的基因变异发生在复制父母的基因以生育婴儿的过程中,20%的新突变发生在以前并没有VHL改动的过程中。这种“从头突变”大约发生了4,400,000例,很少患者可能有体细胞镶嵌现象,这使得诊断更加困难。
VHL基因中的种系突变或畸变已被确定为导致该疾病的根本原因。VHL突变数据库中列出了超过1500种不同的种系突变(
然而,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家族中有三名HBs患者,他们具有VHL疾病的临床表型,但该疾病并不是由于VHL基因突变引起的,而是由于发生了体细胞高甲基化介导的等位基因VHL失活造成的,也就是说,这样的血管母细胞瘤是一种血管母细胞瘤的新亚型,即基因印记亚型血管母细胞瘤。
现有技术中,血管母细胞瘤的治疗药物主药是针对VHL基因突变所引起的血管母细胞瘤,而这些药物无法有效地治疗基因印记亚型血管母细胞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治疗基因印记亚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药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基因印记亚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药物,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在本发明提供的于治疗基因印记亚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药物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包括2-嘧啶肌苷、阿扎胞苷以及地西他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用于治疗基因印记亚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药物,因为包括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而基因印记亚型血管母细胞瘤是由于发生了体细胞高甲基化介导的等位基因VHL失活所造成的,因此,通过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能够对基因印记亚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以及基因印记亚型血管母细胞瘤高危人群进行去甲基化治疗,使得VHLmRNA重新表达,从而实现很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关于HB患者的DNA以及mRNA研究结果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关于HB患者额CpG基化分析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20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