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车间天窗氟化物无组织排放的人工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2027.1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5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娇;艾秀娟;宋海琛;胡红武;王文博;刘竹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车间 天窗 氟化物 组织 排放 人工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解车间天窗氟化物无组织排放的人工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引风机调节风量大小,使烟气在引风口中的流速等于风速计测定的电解车间通风器喉口风速;在烟气在引风口中的流速与风速计测定的电解车间通风器喉口风速一致的情况下,测试引风口引入烟气的氟化物浓度,即为天窗排放的氟化物浓度,通过温度计测试的电解车间喉口温度,可以将测试的氟化物浓度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氟化物浓度;本发明还公开了实现该方法的装置;本发明的优点如下:检测方便;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可同时检测气氟和固氟;采样结果具有代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对于电解车间天窗氟化物无组织排放的人工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铝电解槽在电解过程中散发以氟化物为主要污染物的电解烟气,弥漫在电解车间,使劳动条件恶化,严重影响生产工人的身体健康。电解烟气扩散到厂区周围将污染大气,给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及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电解铝生产中,98%~99%的电解烟气通过电解槽集气系统和排烟管道进入电解烟气净化系统进行集中处理并达标后排放至大气,即有组织排放。1%~2%的电解烟气进入厂房,并大部分通过天窗支架排放至大气,即无组织排放。
虽然无组织排放的电解烟气所占比例很小,但其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目前,没有科学有效的对于电解车间无组织排放的检测方法,无组织排放没有得到有效的监测和管控,进而导致企业不重视无组织排放,无组织减排措施发展缓慢,现有减排措施亦得不到广泛的应用。在当前的环保形势下,无组织排放已得到国家环保部门广泛重视,急需科学有效的电解车间无组织排放的检测方法。通过天窗无组织排放的准确检测,可以逐步建立起天窗污染物排放与电解生产操作、净化系统操作之间的关系,并借此指导电解生产操作,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集气效率等。为国家推行无组织排放的监控以及无组织排放减排措施的开发提供依据。因此,电解车间天窗氟化物无组织排放的人工检测方法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
电解车间天窗氟化物无组织排放的检测主要有以下几个难点:
其一,天窗排放的氟化物分为气氟和固氟,目前,对于氟化物的在线监测装置仅能检测气氟,且其准确度有待考察。因此,需要对天窗气体进行人工采样,化学分析其中的氟化物含量;
其二,天窗排放的氟化物浓度不仅与电解车间工况有关,亦与天窗通风量及通风口大气温度有关。因此,对于电解车间的无组织排放的检测,采集的样品通过分析得出氟化物的量,往往受到通风量及温度的影响;
其三,电解车间工况复杂,单一的引风口无法代表整个检测区域电解车间无组织排放的情况;
其四,电解车间氟化物无组织排放检测是对于天窗排放的氟化物进行检测,在其排放位置检测难度较高。需在采样时将样品引至地面,再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电解车间的氟化物无组织排放,提供一种天窗氟化物无组织排放的人工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科学准确的检测电解车间天窗氟化物的无组织排放情况。
一种电解车间天窗氟化物无组织排放的人工检测方法,通过引风机调节风量大小,使烟气在引风口中流速等于风速计测定的风速;调节的根据是按下述公式:
V2=nD12V1/D22
式中:
D1—引风口直径
V1—风速计测定的喉口风速
V2—烟道总管风速
D2—烟道总管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2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