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栈桥着陆锥上的缓冲油缸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1900.5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8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坚栋;孔祥川;徐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腔 下腔 柱塞 缓冲油缸 油缸筒体 充气口 注油口 阻尼板 栈桥 连通 着陆 高度集成 外部管路 压缩气体 中空设置 安全阀 外部管 液压油 油缸筒 阻尼孔 并联 油缸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栈桥着陆锥上的缓冲油缸,包括:油缸筒体,及设于油缸筒体内的柱塞;所述柱塞为中空设置,其内部具有上腔和下腔,上腔用以充入压缩气体,下腔用以注入液压油,柱塞的顶部连有充气口,充气口与上腔相连通,柱塞的底部连有阻尼板,阻尼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阻尼孔;所述油缸筒体的底部设有注油口,注油口与下腔连通;所述上腔和下腔之间还通过外部管路连通,外部管路上还并联有安全阀。本发明采用高度集成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油缸密度设计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人员输送的登船栈桥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栈桥着陆锥上的缓冲油缸。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风电以及石油开采行业的高速发展,钻井平台、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风电安装等海上项目的人员轮换和维护人员上下船,传统的是采用吊笼、船舷斜梯、直升飞机等来进行上下船的工作。但是,吊笼安全性不足的问题日益显露,船舷斜梯受风浪的影响限制条件太多,直升飞机的经济性又太低。因此一种带有运动补偿的伸缩式栈桥系统(以下简称栈桥)这样的产品非常有必要,既解决了海上恶劣海况下人员的安全输送,又可提供水、电、油、泥浆的输送。
如图1所示,伸缩式栈桥系统主要由圆筒体1、回转平台、伸缩式栈桥2、回转机构、变幅机构、伸缩机构、司机室3、着床装置4、电气系统、液压系统、辅助输送管路等组成。伸缩式栈桥2的一端是固定安装在支持平台或支持船上,另一端上的着床装置4与岸边固定支撑,用于海上人员安全输送的设备。着床装置4在栈桥与对方登陆平台接触过程中起到吸收冲击作用。
缓冲器是着床装置最重要的组成部件,缓冲器基本类型有:由钢或橡皮制成的固体弹簧缓冲器,及气体或油液组成的流体弹簧缓冲器,又或是这两种介质的混合─油-气缓冲器。各类型的缓冲器广泛应用于飞机起落架,其技术及相关产品也相对成熟。固体弹簧缓冲器简易、可靠、维护方便,但是其自身重量较重且缓冲效率较低,应用较少。油-气混型式的缓冲器具有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功量吸收能力,大多数现代飞机都采用这种形式。目前国内栈桥产品处于研发阶段,适用于栈桥系统的缓冲器几乎没有,比较简单的方式就是蓄能器和传统液压缸组合在一起实现缓冲,但是这种结构较大,增加了着床装置的设计尺寸。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栈桥着陆锥上的缓冲油缸,采用高度集成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油缸密度设计的难度,使缓冲油缸更加适用于栈桥着陆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栈桥着陆锥上的缓冲油缸,包括:油缸筒体,及设于油缸筒体内的柱塞;
所述柱塞为中空设置,其内部具有上腔和下腔,上腔用以充入压缩气体,下腔用以注入液压油,柱塞的顶部连有充气口,充气口与上腔相连通,柱塞的底部连有阻尼板,阻尼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阻尼孔;
所述油缸筒体的底部设有注油口,注油口与下腔连通;
所述上腔和下腔之间还通过外部管路连通,外部管路上还并联有安全阀。
所述油缸筒体的底部还设有一个单向阀。
所述柱塞的顶部还连有球铰结构。
所述球铰结构,包括连于柱塞顶部的球头,及套于球头上的铜套。
所述球头与铜套之间设有两个润滑点。
所述阻尼板通过螺纹连接于柱塞的底部。
所述阻尼孔具有1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19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伺服油缸
- 下一篇:一种多用型液压夹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