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性核素植物体湿沉积截获因子的研究装置与研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1456.7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3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娟;赵多新;黄莎;张超;曹少飞;徐向军;张晟;杨彪;李建国;韩宝华;马炳辉;王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任晓航;周敏毅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 研究装置 降雨 放射性废水 降雨模拟 源项 植物体 自动控制系统 放射性核素 降雨系统 控制系统 收集系统 湿沉积 截获 放射源 参数设置 降雨过程 控制模拟 流量配比 模拟结果 研究 相符 存储 辐射 记录 气象 | ||
1.放射性核素植物体湿沉积截获因子的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究装置包括放射性降雨模拟间与源项控制系统,
所述的放射性降雨模拟间用于模拟放射性降雨,包括降雨系统、放射性废水收集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
所述的放射性废水收集系统用于收集所述的降雨系统模拟放射性降雨后的放射性废水;
所述的自动控制系统用于对模拟放射性降雨进行参数设置、控制、存储与记录,并控制模拟放射性降雨过程;
所述的源项控制系统用于将气象模拟结果与所述的放射性降雨模拟间建立联系,控制降雨水流和放射源的流量配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雨系统由水箱、管道、投源装置、喷淋系统、降雨舱组成,
所述的水箱中的水进入所述的管道,与所述的管道侧面的所述的投源装置投放的放射源进行混合,并在所述的管道中充分混匀,然后混合流通过所述的喷淋系统进入所述的降雨舱进行降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射性降雨模拟间还包括温湿度调节系统,用于调节所述的放射性降雨模拟间的温度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射性降雨模拟间还包括新风系统,用于给所述的放射性降雨模拟间输送新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射性降雨模拟间还包括光照系统,用于调节所述的放射性降雨模拟间的光照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射性降雨模拟间还包括CO2浓度调节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的放射性降雨模拟间内的CO2的浓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源项控制系统包括液体流量控制器与软件控制系统,
所述的液体流量控制器用于控制降雨水流和放射源的流量配比;
所述的软件控制系统用于通过软件控制所述的液体流量控制器。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研究装置进行放射性核素植物体湿沉积截获因子的研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事故源项、气象参数、事故影响区域的敏感点位置确定模拟点位和输入参数,将这些参数输入大气扩散模拟软件,经模拟计算得到敏感点事故降雨条件下降雨量、降雨时间和雨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浓度;
(2)将步骤(1)的计算结果输入所述的源项控制系统,以控制降雨水流和放射源的流量配比;
(3)将实验植物放入所述的放射性降雨模拟间进行模拟放射性降雨;
(4)在实验植物叶面无水珠后,对实验植物地上部分进行采样;
(5)对采样进行烘干、碳化、灰化制样,分析制样中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浓度;
(6)对步骤(5)的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植物截获因子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截获因子与事故源项、气象条件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未经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14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