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管道用除锈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1115.X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9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凯之达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08 | 分类号: | C23G1/08;C23G1/04;C23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洪敏 |
地址: | 5101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锈 除锈剂 船舶管道 管道表面 抑制剂 锈层 溶解 十二烯基丁二酸 酸雾 石油磺酸钠 化学组成 三乙醇胺 重量份 螯合剂 氢脆 腐蚀 | ||
本发明涉及除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舶管道用除锈剂,所述除锈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包括:除锈酸90‑110份、十二烯基丁二酸12‑18份、石油磺酸钠40‑60份、三乙醇胺14‑28份、螯合剂40‑70份、抑制剂32‑38份、以及pH调节剂40‑50份。通过在除锈剂中添加抑制剂,防止除锈酸在溶解管道表面的锈层的时候产生酸雾,消除了“氢脆”的现象并且还有pH调节剂,从而防止除锈酸在将锈层溶解之后继续腐蚀管道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船舶管道用除锈剂。
背景技术
船舶中含有大量的管道系统,一般情况下管道由钢铁制成,而管路系统一部分位于船舱中。船舱中的管道发生锈蚀之后,会持续使得管道内部继续生锈,最终使得管道无法再正常使用。
目前,船舶管道内的除锈方法主要采用酸洗法,传统的强酸除锈剂除锈效果好,工艺简单,成本低,但使用硫酸、盐酸、硝酸等属于国家一级危化品,腐蚀性强,管道返锈严重,且除锈的过程中极易产生酸雾,极大地影响了管道本身的安全、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以及周边环境。为了使得管道能够正常的使用,设计一种使用安全的船舶管道用的除锈剂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管道用除锈剂,防止除锈酸在溶解管道表面的锈层的时候产生酸雾,消除了“氢脆”的现象,并且还添加有pH调节剂,从而防止除锈酸在将锈层溶解之后继续腐蚀管道表面。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船舶管道用除锈剂,所述除锈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包括:除锈酸90-110份、十二烯基丁二酸12-18份、石油磺酸钠40-60份、三乙醇胺14-28份、螯合剂40-70份、抑制剂32-38份、以及pH调节剂40-50份。
管道上的锈一般为铁锈,铁锈为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水分的混合物。钢铁溶解一般不发生在阴极,只发生在阳极,会形成疏松分散、不均匀的铁锈,这种铁锈与水分以及气体进一步侵蚀破坏钢铁。而本发明的除锈剂中添加有除锈酸,通过使用酸,使得管道表面的铁锈被溶解,从而方便从管道表面脱落。螯合剂、三乙醇胺的螯合作用与Fe2+、Fe3+发生配位反应,从而生成稳定的配合物,使得铁锈层从钢板表面脱落,最终达到除锈的目的。通过在除锈剂中添加抑制剂,防止除锈酸在溶解管道表面的锈层的时候产生酸雾,消除了“氢脆”的现象并且还有pH调节剂,从而防止除锈酸在将锈层溶解之后继续腐蚀管道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锈剂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包括:盐酸50-70份、草酸20-25份、十二烯基丁二酸12-18份、石油磺酸钠40-60份、三乙醇胺14-28份、螯合剂40-70份、抑制剂32-38份、以及pH调节剂40-50份。
盐酸属于无机酸中的强酸,能够加快管道表面锈层的溶解,从而加快除锈的速率。通过添加草酸,避免出现“氢脆”现象,从而保护管道进一步的被盐酸腐蚀。十二烯基丁二酸中含有碳碳双键,石油磺酸钠中的磺酸根属于吸电子基团。十二烯基丁二酸中羧基属于吸电子基团,而其中的碳碳双键在两个羧基的作用下,碳碳双键上的电子发生偏移,此时石油磺酸钠中的磺酸根的吸电子的能力强于羧基的吸电子的能力,磺酸根不仅对石油磺酸钠上的电子有作用力,且对十二烯基丁二酸中的电子也有作用力。当盐酸以及草酸将管道表面的锈层除去之后,十二烯基丁二酸以及石油磺酸钠在分子间的作用力下结合的更加牢固,十二烯基丁二酸能够附带着石油磺酸钠附着在金属表面,形成有效的防锈层,能够使得管道表面长时间不会再生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螯合剂为羟乙基乙二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凯之达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凯之达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11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