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双胡克铰的仿生咀嚼运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40363.2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0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许蔷;顾明明;吴范徐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颌骨模型 颞下颌关节 仿真肌肉 运动机构 上颌骨 咀嚼 康复 仿真运动 食品质地 语言治疗 自由运动 颌骨模型 两组 牙科 组对 驱动 应用 分析 | ||
1.一种具有双胡克铰的仿生咀嚼运动机构,包括上颌骨模型(1)、下颌骨模型(2)、两个仿生颞下颌关节(3)以及仿真肌肉组(4),所述的上颌骨模型(1)通过分别设置在下颌骨模型(2)两侧的两组仿生颞下颌关节(3)与下颌骨模型(2)连接;
所述的仿生颞下颌关节(3)包括仿生下颌髁状突(15)、仿生颞骨下颌关节窝(16)和四组双胡克铰装置(17),所述的仿生下颌髁状突(15)为空心球壳,所述的仿生颞骨下颌关节窝(16)为半球形空心球壳,所述的双胡克铰装置(17)包括连接杆(6),所述的连接杆(6)一端固定安装有万向十字轴(5),另一端通过弹簧(8)与旋转球(9)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球(9)嵌套在连接杆(6)上,连接杆(6)的中心轴穿过旋转球(9)的球心,所述的连接杆(6)沿弹簧轴向穿过弹簧(8),所述的旋转球(9)外侧设置有环形的万向盘(7),所述的万向盘(7)内壁通过转轴与旋转球(9)连接,旋转球(9)能够与万向盘(7)以转轴中心轴为旋转中心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的万向盘(7)所在平面与连接杆(6)的中心轴垂直,所述的万向盘(7)的中心与旋转球(9)的球心重合;
所述的仿生下颌髁状突(15)表面设置有四组通孔,连接杆(6)设置有万向十字轴(5)的一端穿过通孔伸入仿生下颌髁状突(15)内部,所述的万向十字轴(5)的长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仿生下颌髁状突(15)内部,连接杆(6)另一端向外延伸穿过仿生颞骨下颌关节窝(16)表面的通孔,所述的万向盘(7)嵌入仿生颞骨下颌关节窝(16)表面,万向盘(7)外侧壁通过转轴与仿生颞骨下颌关节窝(16)表面通孔的内侧壁连接,万向盘(7)能够与仿生颞骨下颌关节窝(16)相对转动;
所述的仿真肌肉组(4)包括两根颞肌仿真气动杆(12)、两根翼肌仿真气动杆(13)和两根咬肌仿真气动杆(14),所述的两根颞肌仿真气动杆(12)用于仿真两侧颞肌的舒张和收缩,所述的两根翼肌仿真气动杆(13)用于仿真两侧翼肌的舒张和收缩,所述的两根咬肌仿真气动杆(14)用于仿真两侧咬肌的舒张和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胡克铰的仿生咀嚼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颌骨模型(1)固定,所述的下颌骨模型(2)能够在仿真肌肉组(4)的驱动下围绕两个仿生颞下颌关节(3)运动,所述的下颌骨模型(2)的运动自由度为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胡克铰的仿生咀嚼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生下颌髁状突(15)设置在仿生颞骨下颌关节窝(16)半球形空心球壳靠近球心的一侧,所述的仿生颞骨下颌关节窝(16)固定安装在上颌骨模型(1)关节窝处,所述的仿生下颌髁状突(15)固定安装在下颌骨模型(2)的髁状突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双胡克铰的仿生咀嚼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仿生下颌髁状突(15)表面的通孔直径大于连接杆(6)的直径,连接万向盘(7)和旋转球(9)的转轴与连接万向盘(7)和仿生颞骨下颌关节窝(16)的转轴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双胡克铰的仿生咀嚼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颌骨模型(1)和下颌骨模型(2)处于相对闭合的状态时,四组连接杆(6)安装有万向十字轴(5)的一端沿轴向延伸汇聚在一个焦点,四组连接杆(6)远离万向十字轴(5)的一端围成一个正方形平面,所述的焦点距离正方形平面中心的距离为正方形边长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双胡克铰的仿生咀嚼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杆(6)远离万向十字轴(5)的一端设置有挡板(18),所述的弹簧(8)的一端与挡板(1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球(9)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胡克铰的仿生咀嚼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颞肌仿真气动杆(12)、翼肌仿真气动杆(13)和咬肌仿真气动杆(1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气动推杆(11)和设置在气动推杆(11)两端的球铰链(10),所述的气动推杆(11)两端分别通过球铰链(10)与上颌骨模型(1)和下颌骨模型(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403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体验感的教学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基于平面连杆机构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