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CB机制的组寻呼拥塞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9587.1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3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聪;魏成强;李宁;马文峰;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6 | 分类号: | H04W4/06;H04W4/70;H04W28/02;H04W74/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cb 机制 寻呼 拥塞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ACB机制的组寻呼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分散待接入设备:将小区内等待接入的设备均匀分布在整个寻呼周期内;
步骤2、动态调整ACB参数:根据每个时隙内可用前导码数量和请求接入的设备数量动态调整ACB机制的参数;
步骤3、预接入设备判定:根据ACB机制,对待接入设备进行判定,确定控制时隙内同时接入的设备数量;
步骤4、设备竞争接入:通过判定的设备发起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完成接入过程,判定失败的设备,回退随机时间后进行步骤3重新判定;
步骤2动态调整ACB参数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2.1、基站根据反馈信息,统计时隙内接入的设备数量和可用的前导码数量,计算设备的接入概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Ki和Mi分别表示在随机接入时隙i内成功传输的前导码数量和请求接入的设备数,P(Ki=k|Ni=n)次概率表示在时隙i内,在Mi=m个设备请求接入基站的情况下Ki=k个前导码成功传输的概率,表示在m个请求设备中,有个设备通过了ACB机制并传输了前导码,P(k|j)表示在j个传输的前导码中,有k个前导码成功传输;
步骤2.2、根据设备的接入概率计算设备成功传输前导码的概率期望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Ki表示随机接入时隙i内成功传输的前导码数量,Mi表示随机接入时隙i内待接入的设备数量,表示随机接入时隙i内通过ACB机制并传输前导码的设备数量,Mq表示可用的前导码数量,p表示ACB机制的接入禁止参数;
步骤2.3、根据设备成功传输前导码的概率期望值,计算ACB机制的参数最优值;
根据设备成功传输前导码的概率期望值,计算ACB机制的参数最优值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2.3.1、对设备成功传输前导码的概率期望值进行求导,即:
步骤2.3.2、根据求导后的值,确定ACB机制参数的最优值,具体为:当Mq≥m时,ACB参数的最优值为1;当Mq<m时,令ACB参数值p=Mq/m,即ACB机制参数的最优值为:
式中,i表示随机接入时隙的序号,Mq表示前导码池内可用前导码的数量,p和p*分别表示ACB机制的参数值和参数最优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CB机制的组寻呼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分散待接入设备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1、根据组寻呼参数,计算寻呼周期内随机接入时隙的数量Imax,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表示前导码传输的最大次数;TRAR表示基站处理时延;WRAR表示随机接入响应窗口;WBO表示回退窗口的长度;TRA_REP表示两个连续随机接入时隙之间的间隔;
步骤1.2、根据组寻呼机制,将待接入的设备分到不同的基站,并以基站为中心作为一个单元,统计被寻呼单元内待接入的设备数量;
步骤1.3、将被寻呼单元内待接入的设备均匀分散到寻呼周期内的每一个随机接入时隙;
步骤1.4、使每个随机接入时隙内初次竞争接入的设备数量相同,将单元内待接入的设备分散到整个寻呼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CB机制的组寻呼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寻呼参数包括设备最大传输次数、基站处理时延、响应窗口、回退窗口和连续随机时隙间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95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宽带集群系统的呼叫限制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消息管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