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支架干扰量变化的堵块移动装置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8482.4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6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仲志;刘光远;贾智亮;尹刚;罗新福;周洪;范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G01M9/08 |
代理公司: | 绵阳山之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8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干扰 堵块 支架连接环 安装单元 风洞设备 风洞试验 移动装置 支架形式 阻力数据 量变化 直接头 应用 卡环 导向限位 辅助手段 控制系统 试验空气 限位卡块 动力学 分析 变化量 连接杆 两步法 圆环形 支架 评估 试验 申请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支架干扰量变化的堵块移动装置及应用,属于试验空气动力学领域,目的在于改进目前两步法支架干扰评估辅助手段不多,以及不同风洞设备和支架形式的阻力数据相关性难以分析的现状。其包括安装单元、直线运动实现单元、导向限位单元、堵块单元、控制系统,安装单元包括用于与支架相连的支架连接环、直接头卡环、连接杆、限位卡块,支架连接环、直接头卡环分别呈圆环形。将本申请应用于风洞试验中,在准确、可靠的基础上,通过少量试验车次尽快获得底压与模型阻力的对应关系,以利于支架干扰变化量的分析,以及不同风洞设备和支架形式的阻力数据相关性分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风洞试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试验空气动力学领域,具体为一种模拟支架干扰量变化的堵块移动装置及应用。
背景技术
尾支测力是高速风洞试验主要的方式之一,其中的支架系统是必备的试验装置。由于支架系统的存在,带来后体绕流场畸变和底压分布的改变,直接影响对模型前阻、巡航效率等的准确预测。目前,通常利用辅助支撑方式测量支架干扰量,并采用两步法试验,在试验后进行修正;但该试验方法仅考虑支架干扰对模型气动特性的宏观影响,忽略了底压变化以及模型后体流动特征等细节影响。进一步考虑包含支架在内的整套试验设备,由于不同设备间支架、流场、洞壁、波反射等数据差异因素较多,无法准确评估其中支架干扰对数据准度影响的具体量级,增大了不同试验设备间试验数据相关性分析的难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试验数据的大胆使用。
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装置和/或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目前两步法支架干扰评估辅助手段不多,以及不同风洞设备和支架形式的阻力数据相关性难以分析的现状,提供一种模拟支架干扰量变化的装置及其应用。将本申请应用于风洞试验中,在准确、可靠的基础上,通过少量试验车次尽快获得底压与模型阻力的对应关系,以利于支架干扰变化量的分析,以及不同风洞设备和支架形式的阻力数据相关性分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风洞试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模拟支架干扰量变化的堵块移动装置,包括安装单元、直线运动实现单元、导向限位单元、堵块单元、控制系统;
所述安装单元包括用于与支架相连的支架连接环、直接头卡环、连接杆、限位卡块,所述支架连接环、直接头卡环分别呈圆环形,所述支架连接环与直接头卡环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杆为至少两个,所述支架连接环与直接头卡环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为一体并构成安装单元;
所述安装单元的一端通过支架连接环与支架的法兰相连,另一端通过直接头卡环安装于直接头的锥面,并通过连接杆连接支架连接环和直接头卡环形成安装平台;
所述直线运动实现单元包括轴承、丝杠、驱动组件、丝杠螺母,所述轴承为至少两个,所述轴承与一个连接杆相连且连接杆能为轴承提供支撑,所述丝杠与轴承活动连接且丝杠能相对轴承转动,所述驱动组件与丝杠相连且驱动组件能为丝杠相对轴承转动提供动力,所述驱动组件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丝杠螺母设置在丝杠上;
所述导向限位单元包括第一导轨、滑块、第一堵块连杆、第二导轨、第二堵块连杆,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与轴承相连的连接杆上,所述滑块与第一导轨相连,所述滑块与丝杠螺母相连且丝杠螺母能带动滑块相对第一导轨移动,所述滑块通过第一堵块连杆与堵块单元相连且滑块能为堵块单元运动提供动力,所述第二导轨与一个连接杆相连,所述第二堵块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导轨、堵块单元相连且第二导轨、第二堵块连杆能对堵块单元起到导向作用;
所述堵块单元包括堵块、滑动套筒,所述第一堵块连杆、第二堵块连杆分别与堵块相连,所述滑动套筒设置在堵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84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