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子陀螺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7314.3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2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刚毅;方铭;仇国庆;李佳平;何思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12 | 分类号: | G02B6/12;G02B6/125;G02B6/1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子 陀螺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子陀螺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集成芯片领域。包括激光器、Y分支波导、谐振腔、直波导一、探测器一和探测器二;所述Y分支波导的一端连接激光器,另一端连接谐振腔;所述谐振腔上连接有直波导一;所述直波导一的一端连接探测器一、另一端连接探测器二。本发明提高了光学陀螺的集成度和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光材料的集成芯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子陀螺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转子或振动测量角速度的惯性器件属于机械陀螺,包括静电陀螺、MEMS陀螺等;而利用光学中Sagnac效应(萨格纳克效应)测量角速度的光学传感器件属于光学陀螺,包括光纤陀螺和光子陀螺等。光学陀螺相较于机械陀螺具有无运动部件、能耗低、启动时间短、寿命长等优点。随着惯性技术的发展,运动监测、导航等应用领域对于光学陀螺的集成化、微型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利用光纤线圈作为谐振腔的集成光纤陀螺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发展,其采用将外部的激光器、光电探测器与波导、谐振腔粘合的制备方法实现集成,具有较高的品质因子和角速度检测灵敏度。这种形式的集成光学陀螺虽然制备工艺简单,但是集成度不够高,尺寸还不够小,光在波导中传输时垂直方向上的损耗较大,不能满足惯性系统集成化小型化技术日益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子陀螺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芯片集成度不够高,尺寸还不够小,光在波导中传输时垂直方向上损耗较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子陀螺芯片,包括激光器、Y分支波导、谐振腔、直波导一、探测器一和探测器二;
所述Y分支波导的一端连接激光器,另一端连接谐振腔;
所述谐振腔上连接有直波导一;
所述直波导一的一端连接探测器一、另一端连接探测器二。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器通过直波导二连接有n型氮化物平台一;
所述探测器一通过直波导三连接有n型氮化物平台二;
所述探测器二通过直波导四连接有n型氮化物平台三;
所述Y分支波导的一侧连接有n型氮化物平台四,另一侧连接有n型氮化物平台五。
进一步的,所述n型氮化物平台一通过硅柱一支撑;
所述激光器通过硅柱二支撑;
所述谐振腔通过硅柱三支撑;
所述n型氮化物平台四通过硅柱四支撑;
所述n型氮化物平台五通过硅柱五支撑;
所述探测器一通过硅柱六支撑;
所述探测器二通过硅柱七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器包括n型氮化物平台六、氮化物量子阱一、p型氮化物平台一、p型区电极一和n型区电极一;
所述n型氮化物平台六、氮化物量子阱一、p型氮化物平台一、p型区电极一自下而上依次设置;
所述n型区电极一沉积于氮化物量子阱一四周的n型氮化物平台六的上表面;
所述探测器一包括n型氮化物平台六、氮化物量子阱二、p型氮化物平台二、p型区电极二和n型区电极二;
所述n型氮化物平台六、氮化物量子阱二、p型氮化物平台二、p型区电极二自下而上依次设置;
所述n型区电极二沉积于氮化物量子阱二四周的n型氮化物平台六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73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