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谷草转氨酶电化学检测组合物、其应用、电化学传感器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7020.0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3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岸峰;王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曾旻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谷草转氨酶 电化学检测 丙酮酸氧化酶 电化学传感器 电解质 电子媒介体 缓冲液 活性剂 草酰乙酸脱羧酶 天门冬氨酸 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 丙氨酸 检测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谷草转氨酶电化学检测组合物,包括第一组合物和第二组合物,所述第一组合物包括水、第一缓冲液、第一电解质、第一表面活性剂、第一电子媒介体以及丙酮酸氧化酶,所述第二组合物包括水、第二缓冲液、第二电解质、第二表面活性剂、第二电子媒介体、L‑天门冬氨酸、L‑丙氨酸、草酰乙酸脱羧酶以及丙酮酸氧化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谷草转氨酶电化学检测组合物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谷草转氨酶电化学传感器以及一种谷草转氨酶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谷草转氨酶电化学检测组合物、其应用、电化学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谷草转氨酶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重要的酶。对人体内谷草转氨酶浓度进行定量检测,可以了解人体目前肝功能损害程度以及判断治疗效果,也可以对健康人群进行常规肝功能检测。
一般通过血液中谷草转氨酶的检测表征人体谷草转氨酶的浓度。电化学传感器是用于检测血液中组分浓度的一种方法。利用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组分浓度可以通过采集指尖血进行测试,需血量比较少,大约为10μl左右,操作简单,可以进行定量检测。由于采血量少,电化学传感器对于精度的要求很高,检测过程中传感器也会对非目标组分的干扰比较敏感。而正常的指尖血中会存在内源性的丙酮酸,丙酮酸的存在会对谷草转氨酶的检测造成干扰,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排除内源性丙酮酸干扰,提高检测精确性的谷草转氨酶电化学检测组合物、其应用、电化学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一种谷草转氨酶电化学检测组合物,包括第一组合物和第二组合物,所述第一组合物包括水、第一缓冲液、第一电解质、第一表面活性剂、第一电子媒介体以及丙酮酸氧化酶,所述第二组合物包括水、第二缓冲液、第二电解质、第二表面活性剂、第二电子媒介体、L-天门冬氨酸、L-丙氨酸、草酰乙酸脱羧酶以及丙酮酸氧化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合物中的所述丙酮酸氧化酶的浓度为0.1mg/mL~10mg/mL。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合物中的所述丙酮酸氧化酶的浓度为0.1mg/mL~10mg/mL。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合物中的所述L-天门冬氨酸的浓度为0.1mg/mL~10mg/mL,所述L-丙氨酸的浓度为0.1mg/mL~10mg/mL。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草酰乙酸脱羧酶的浓度为0.1mg/mL~10mg/mL。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合物还包括甘氨酸,所述甘氨酸的浓度为0.1mg/mL~50mg/mL。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合物和/或所述第二组合物还包括多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合物和/或所述第二组合物还包括二氧化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媒介体和/或所述第二电子媒介体选自氧化态的电子媒介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氧化态的电子媒介体选自氧化态的醌、氧化态的醌衍生物、二茂铁、铁氰化物以及钌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液和/或所述第二缓冲液的pH值为5~9。
一种所述的谷草转氨酶电化学检测组合物在制备用于谷草转氨酶电化学传感器的检测材料中的应用。
一种谷草转氨酶电化学传感器,所述谷草转氨酶电化学传感器包括多个连通的反应池,所述反应池设置有反应试剂层,至少有一个所述反应池的所述反应试剂层是由所述的谷草转氨酶电化学检测组合物中的所述第一组合物经干燥形成,至少有一个所述反应池的所述反应试剂层是由所述的谷草转氨酶电化学检测组合物中的所述第二组合物经干燥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7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