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干燥效果的污泥干化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5781.2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0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小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99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气管 处理箱 传送带 进气孔 污泥干化机 干燥效果 出气孔 进料口 侧壁 转辊 相通 干燥作用 进料口处 进气孔处 出料口 喷气孔 污泥 热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干燥效果的污泥干化机,包括处理箱和设于所述处理箱一侧的第一传送带,所述处理箱侧壁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方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传送带设于所述进料口处,所述处理箱内设有第二转辊,所述第二转辊上设有第二传送带,所述处理箱侧壁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下方设有出气孔,所述处理箱内设有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一端与所述进气孔相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孔相通,所述第一输气管上设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上设有多个喷气孔;热气从进气孔处进入到处理箱内,便于对处理箱内的污泥起干燥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升干燥效果的污泥干化机。
背景技术
污泥脱水是指将流态的原生、浓缩或消化污泥脱除水分,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块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经过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八十,视污泥和沉渣的性质和脱水设备的效能而定。污泥的进一步脱水则称污泥干化,干化污泥的含水率低于百分之十。
现有的污泥脱水设备主要有版矿石污泥脱水机、带式脱水机及离心式污泥脱水机,带式污泥脱水机是将污泥夹在两条传送带之间使传送带在转辊件运动,在传送带张力和转辊的压力下将污泥中的污水挤出,污泥在带式污泥脱水机内完成脱水处理后需要将污泥放入到污泥干化设备内做进一步的脱水处理,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与脱水机相适配的干化机共同对污泥起干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升干燥效果的污泥干化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干燥效果的污泥干化机,包括处理箱和设于所述处理箱一侧的第一传送带,所述处理箱侧壁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方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传送带设于所述进料口处,所述处理箱内设有第二转辊,所述第二转辊上设有第二传送带,所述处理箱侧壁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下方设有出气孔,所述处理箱内设有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一端与所述进气孔相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孔相通,所述第一输气管上设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上设有多个喷气孔;污泥在经过脱水处理后进入到处理箱内做干化处理,热气从进气孔处进入到处理箱内,气流随着第一输气管进入到第二输气管内,第二输气管内的气流通过喷气孔从第二输气管内喷出,从而使气流进入到处理箱内使处理箱内的气温升高,便于对处理箱内的污泥起干燥作用;随着热气不断进入到处理箱内,将从污泥中蒸发的水汽从出气孔内排出,实现处理箱内的气流交换,为处理箱内提供干燥高温环境,提升对污泥的干燥效果;在喷气孔的作用下使热气喷射污泥上,使热气直接与污泥相接触,提升对污泥的烘干效果。
所述处理箱侧壁上设有储气腔,所述储气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进气孔相通的第一输气腔,所述第一输气腔下方设有与所述出气孔相通的第二输气腔;热气从进气孔内进入到处理箱内时,部分的热气通过第一输气腔进入到储气腔内,使部分热气聚集在储气腔内,使处理箱内壁温度升高,当污泥与处理箱内壁相接触时,通过污泥与处理箱内壁的直接接触对污泥起干燥作用,与热气相互配合,提升对污泥的干燥效果;储气腔内的热气通过第二输气腔内排出,避免储气腔内的热气过多,使储气腔内的气流处于流动状态,保证处理箱内壁的温度。
所述第一输气管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输气管内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配合的单向进气组件;第一输气管内的部分气流进入到第二输气管内从喷气孔内喷出,另一部分的气流沿着第一输气管从出气孔处流出,气流在第一输气管内流动时,使第一输气管内产生吸力,从而使处理箱内的水汽通过第二通孔进入到第一输气管内,随着气流一同从出气孔内排出,实现处理箱内的气流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小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小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5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