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热性遮蔽构件和具备该构件的单晶制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35471.0 | 申请日: | 2019-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8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藤川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30B29/36 | 分类号: | C30B29/36;C30B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绝热 遮蔽 构件 具备 制造 装置 | ||
本发明的绝热性遮蔽构件,是在单晶制造装置(10)中配置于原料收纳部(3)与基板支承部(4)之间而被使用的构件,所述单晶制造装置(10)是从原料收纳部(3)使原料(M)升华从而在基板(S)上使原料(M)的单晶(W)生长的装置,其具备结晶生长用容器(2)、和配置于该结晶生长用容器(2)的外周的加热单元(5),结晶生长用容器(2)具备位于其下部的原料收纳部(3)、和配置于原料收纳部(3)的上方而以与原料收纳部(3)对向的方式支承结晶生长用基板(S)的基板支承部(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热性遮蔽构件和具备该构件的单晶制造装置。
本申请基于在2018年4月26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8-85453 号要求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碳化硅(SiC)与硅(Si)相比,绝缘击穿电场大1个数量级,带隙大 3倍。另外,碳化硅(SiC)具有与硅(Si)相比热导率高出3倍左右等的 特性。碳化硅(SiC)被期待着应用于功率器件、高频器件、高温工作器件 等。在这样的SiC器件中,使用在SiC基板(SiC晶片)上形成有SiC外 延膜的SiC外延晶片。
碳化硅存在尽管在化学计量上为相同的组成但是原子的堆垛的周期 (只在C轴方向)不同的较多的晶体多型(多型(polytype))。代表性的 多型是3C、4H、6H等,但特别是4H碳化硅单晶,带隙和饱和电子速度 的特性良好等等,因此成为光器件和电子器件的中心性的基板材料。
SiC晶片通过切割SiC锭而制作。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的需求,要求 SiC晶片大口径化。因此,SiC锭自身的大口径化、长尺寸化的期望也在 高涨。
SiC锭(碳化硅单晶)可采用升华法制造。
对于使用在图5中示出截面示意图的单晶制造装置100,采用升华法 进行的碳化硅单晶的生长进行说明。
升华法,通常在石墨制的结晶生长用容器(坩埚)101内将收纳于其 下部的原料部(原料粉末)102和安装于盖部103的下面的单晶生长用基 板(晶种)104对向地配置。而且,将原料部102加热而使其升华,从而 向晶种104上导入原料气体,使其在晶种104上再结晶从而使单晶105生 长。
坩埚内以晶种的温度比原料部的温度低方式进行温度控制,以使得在 晶种的表面原料气体容易进行再结晶。
来自高温侧的原料部102的辐射,形成晶种104的温度分布,作为结 果,成为决定生长面形状的要素。作为控制生长面形状的方法,已知设置 由圆形状的平板构成的遮蔽板106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3)。该方 法,使从原料部102向晶种的辐射成为经由遮蔽板106而照射的形式,通 过控制遮蔽板106上面的温度分布,能够将晶种的等温面形状控制成平坦 或凸面。
即,能够将生长面形状控制成平坦或凸面。
利用图5所示的遮蔽板106,能够避免晶种104直接受到原料部102 的辐射热。可是,遮蔽板106自身受到来自高温原料的辐射热而被加热。
在专利文献1中指出了以下问题:遮蔽板106自身的温度上升,由于 来自该遮蔽板106的热辐射,单晶105的中心部的温度上升,如图5所示, 单晶105的中央部被热蚀,产生凹陷。而且,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 中央部被设为凹陷形状的结构的遮蔽板(以下有时称为“中央部凹陷遮蔽 板”。);采用热导率不同的两种材料构成、且构成中央部的第1材料由热导 率比构成周边部的第2材料小的材料构成的遮蔽板(以下有时称为“中央部 低热导率遮蔽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54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