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型电力通信防火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5420.8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9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任桂芳;徐俊;吴坤;马力;王志伟;张玉庆;陈中伟;王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11/22;H01B7/295;H01B7/32;H01B13/08;H01B13/22;G02B6/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2206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电力通信 防火电缆 光纤复合 碳纤维 芯棒 制备 异型导体 绝缘带 绕包带 防火 成缆工艺 低烟无卤 电力传输 工艺设计 挤塑工艺 拉挤工艺 力学性能 温度感应 阻燃耐火 棒结构 单芯棒 多芯 光路 绕包 外周 压纹 铠装 缠绕 电缆 老化 通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电力通信防火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光纤复合芯棒(7)、包裹在碳纤维/玻璃纤维光纤复合芯棒(7)外周的异型导体(9)、绕包在异型导体(9)外层的绝缘带(10)、缠绕包裹在绝缘带(10)外层的绕包带(11)、包裹在绕包带(11)外层的无缝压纹管(12);碳纤维/玻璃纤维光纤复合芯棒(7)为单芯棒结构或多芯棒结构。本发明电缆具有防火电力传输、防火光路通信、线路温度感应等功能。具有阻燃耐火、低烟无卤、质量轻、耐老化和力学性能优异等特性。本发明轻型电力通信防火电缆的制备方法,采用拉挤工艺、成缆工艺、铠装工艺和挤塑工艺等结合,工艺设计合理,可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电缆,具体涉及一种轻型电力通信防火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通信电缆产品在建筑物和设备工程安全系统中承担着电能以及重要数据、图像及其他信息的传输作用,因目前电缆产品在火灾中往往会起到助燃甚至释放毒气等一系列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并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和负面影响。据统计,因电气线路在人群密集的场所、高层重要建筑物、办公楼等起火,引发的建筑火灾的发生,给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鉴于电缆在火灾中因具有敷设隐蔽性、燃烧波及性、燃烧烟气有毒性原因、为此消防和建筑设计相关部门对电线电缆提出了各种防火要求,以适应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防火电缆需要具备阻燃、耐火、低烟无阻等对着火具有一定抵御和抑制能力。除了满足防火功能外,电缆在保证电力传输的同时,也要能够为建筑设备等提供信息传输、提供线路温度时时参数的通信功能,对于传统防火电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兼具防火电力传输、防火光路通信、线路温度感应的轻型电力通信防火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力通信电缆领域,本发明可解决目前电力通信电缆存在的电缆易燃、电缆发生火灾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浓烟、电缆不耐燃烧、电力电缆结构利用率不高、光缆保护层不耐腐蚀、电缆质量较重、运行过程中无法监测运行温度等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轻型电力通信防火电缆,它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光纤复合芯棒、包裹在碳纤维/玻璃纤维光纤复合芯棒外周的异型导体、绕包在异型导体外层的绝缘带、缠绕包裹在绝缘带外层的绕包带、包裹在绕包带外层的无缝压纹管;
所述的碳纤维/玻璃纤维光纤复合芯棒为单芯棒结构或多芯棒结构;
所述的单芯棒结构包括4根以上光信号传输介质的着色单模或多模光纤,包裹在着色单模或多模光纤外周的保护管,填充在保护管内的填充油膏,包裹在保护管外层的碳纤维加强层和/或包裹在碳纤维加强层外层的玻璃纤维加强层;
所述的多芯棒结构包括7芯以上的光单元,光单元包括4根以上光信号传输介质的着色单模或多模光纤,包裹在着色单模或多模光纤外周的保护管,填充在保护管内的填充油膏,7芯以上的光单元外层整体由非金属隔离带裹紧,非金属隔离带外层包裹有碳纤维加强层。
碳纤维加强层外层可选择性包裹有玻璃纤维加强层。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一种轻型电力通信防火电缆,异型导体为铝或铜制成的扇形或瓦型导体。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一种轻型电力通信防火电缆,绝缘带为云母带或硅橡胶带。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一种轻型电力通信防火电缆,绕包带为玻璃布带或聚丙烯绕包带。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一种轻型电力通信防火电缆,4根以上光信号传输介质的着色单模或多模光纤中,其中一根着色单模或多模光纤为线路感温光纤,可实现实时电缆温度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5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复合缆及其在5G前传网络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屏蔽电源线及其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