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35300.8 | 申请日: | 2019-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9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赵斌;刘敬;张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17/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痤疮 药物组合物 发明药物 侧柏叶 原料药 浮萍 丹参 制备 治疗 协同增效作用 组合物配方 组合物治疗 药物提供 重量配比 单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浮萍4~6份、丹参2~3份、侧柏叶2~3份。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治疗痤疮的效果优于单用浮萍、丹参或侧柏叶,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配方中三味原料药相辅相成,发挥了协同增效作用。为临床使用治疗痤疮类药物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痤疮导致的皮损分为非炎症性皮损和炎症性皮损。痤疮的非炎症性皮损表现为开放性和闭合性粉刺。闭合性粉刺(又称白头)的典型皮损是约1毫米大小的肤色丘疹,无明显毛囊开口。开放性粉刺(又称黑头)表现为圆顶状丘疹伴显著扩张的毛囊开口。粉刺进一步发展会演变成各种炎症性皮损,表现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炎性丘疹呈红色,直径1~5毫米不等;脓疱大小一致,其中充满了白色脓液;结节直径大于5毫米,触之有硬结和疼痛感;囊肿的位置更深,充满了脓液和血液的混合物。这些皮损还可融合形成大的炎性斑块和窦道等。炎症性皮损消退后常常遗留色素沉着、持久性红斑、凹陷性或肥厚性瘢痕。根据青少年发病、皮损分布于颜面和胸背部、主要表现为白头、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等多形性皮损等特点,临床易于诊断,通常无需做其他检查。有时需要与酒渣鼻、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皮脂腺瘤等鉴别。
痤疮治疗的常用方法如下:(1)局部外用药物,如维A酸类(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他扎罗汀凝胶)、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类(克林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壬二酸、硫磺洗剂等。(2)口服抗生素,首选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其次为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避免选择常用于治疗系统感染的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疗程通常6~12周。(3)口服异维A酸,对于严重的痤疮,口服异维A酸是标准疗法,也是目前治疗痤疮最有效的方法。疗程以达到最小累积剂量60mg/kg为目标。(4)抗雄激素治疗,如口服避孕药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适用于女性中、重度痤疮患者,伴有雄激素水平过高表现(如多毛、皮脂溢出等)或多囊卵巢综合征。迟发型痤疮及月经期前痤疮显著加重的女性患者也可考虑应用口服避孕药。(5)口服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暴发性或聚合性痤疮,遵循短期、小剂量、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的原则。(6)对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还可考虑物理治疗,如光动力疗法(PDT)、果酸疗法、激光治疗等。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待皮损明显消退以后均应继续维持治疗,首选外用维A酸类药物,维持治疗6~12个月,必要时可联合过氧化苯甲酰。总体来说痤疮的发病率高、无特效药物治疗、且有副作用。相较而言,中药配方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在制备祛除痤疮类药物时具有明显优势。
迄今为止,尚未见将浮萍、丹参和侧柏叶配伍使用发挥治疗痤疮作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浮萍4~6份、丹参2~3份、侧柏叶2~3份。
进一步地,前述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浮萍4份、丹参3份、侧柏叶3份。
进一步地,前述的药物组合物是由各重量配比原料药的原生药粉、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剂为外用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53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解毒消炎皮肤修复的外用中药配方
- 下一篇:一种疼痛康复用扶正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