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侵入终端辨识能力测试案例库构建方法及模拟检测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5046.1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3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邓士伟;傅萌;苗青;黄莉;丁皓;潘海龙;戴聪;刘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F16/2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侵入 终端 辨识 能力 测试 案例 构建 方法 模拟 检测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侵入终端辨识能力的测试案例库构建方法,属于智能用电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1:基础调研:选定建立数据库的区域,在该区域内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家用电器的基本信息以及各电器的运行情况,并做记录;步骤2:案例设计:根据步骤一采集的家用电器基本信息建立案例的模型;根据步骤一采集的家电的运行情况建立案例库框架;步骤3:案例库设计:使用案例录波方法和案例入库方法完成案例库的构建。本发明提出一种居民用电场景的建设方案,将电器运行场景以单个案例表示,建设案例库。本发明专利测试案例库应用于非侵入终端模拟检测平台,是对复杂多变的居民用户家用电器运行场景的最大化模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侵入终端辨识能力的测试案例库构建方法及其模拟检测平台,属于智能用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非侵入负荷辨识技术是指通过用户端口电压、电流数据分析用户内家用电器详细使用情况的技术,从而为需求响应、智能用电、能源综合服务等电力用户双向互动提供基础数据。对比于侵入式的分项计量方式,投入小实用性强,应用前景广阔。
面向非侵入终端的大规模工程应用需求,非侵入终端的检测标准规范和辨识功能的检测能力建设却稍显滞后。当前中国电科院、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相关机构正组织制定相关标准。非侵入终端的检测能力亟需建设,江苏电科院、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建设的实证环境,主要服务于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技术的研究试验,无法满足非侵入终端的批量化检测需求。
非侵入终端功能包括数据采集、负荷辨识和数据上传,检测内容涵盖型式试验检测、一般功能检测和核心辨识功能检测。已有检测方法对于非侵入终端的型式试验检测、一般功能检测具有参考意义,但无法应用于非侵入终端的核心功能-负荷辨识能力的测试。针对非侵入终端辨识能力测试,模拟测试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模拟提供真实的居民用电场景,本发明专利即提出一种居民用电场景的建设方案,将电器运行场景以单个案例表示,建设案例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侵入终端辨识能力的测试案例库构建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非侵入终端辨识能力的测试案例库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基础调研:选定建立数据库的区域,在该区域内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家用电器的基本信息以及各电器的运行情况,并做记录;
步骤2:案例设计:根据步骤一采集的家用电器基本信息建立案例的模型;根据步骤一采集的家电的运行情况建立案例库框架;
步骤3:案例库建设:使用案例录波方法和案例入库方法完成案例库的构建。
更进一步的,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电器大类、电器名称、电器品牌和电器运行原理,电器运行原理包括电器类型、电器功率型号和电器功能模式,基本信息调研手段选用入户调研、线上电商销售数据调研、线下实体店销售数据调研和利用已有的非侵入量测示范方程的数据;所述各电器的运行情况包括电器叠加使用规律、电器使用的时间规律和电器叠加运行的开启时间间隔规律,电器运行情况的调研手段选用入户调研和利用已有的非侵入量测示范方程的数据。
更进一步的,所述案例库整体框架包括level1、level2、level3和level4四组,所述level1组中包括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为单台电器单模式运行,叠加背景电器;所述level2组中包括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为两台电器两种模式,错开启动时间,叠加运行,叠加背景电器;所述level3包括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为三台电器三种模式,错开启动时间,叠加运行,叠加背景电器;所述level4组中包括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为四台电器四种模式,错开启动时间,叠加运行,叠加背景电器;所述叠加方式均符合采集的电器运行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50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