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监测方式的家庭事故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5034.9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2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锰;胡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煜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9/02 | 分类号: | G08B29/02;G08B29/18;G08B25/00;H04L12/28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凌衍芬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监测 方式 家庭 事故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监测方式的家庭事故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监控中心对监控区域进行区域功能分类,并持续监测;监控中心根据区域功能分类和监测到的信息判断监控区域是否有发生事故;监控中心根据判断监控区域是否有发生事故的判断结果定义发生事故的类别;监控中心根据发生事故的类别向用户端发送求助请求,并执行用户端反馈的指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监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监测方式的家庭事故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相关技术的普及应用过程中,发生事故和意外的情况正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逐渐增多,因此高效智能的智能家庭监控监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在智能物联的环境下有效应对家庭中的各种突发事件或意外已成为人们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中国专利CN101763704B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消防检测报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发现事故后通过WI-FI通信将事故传输至数据汇聚中心和监控中心进行处理并反馈结果;但该方法并未对火情的严重性作出判断,使得该方法判断结果的准确率难以让人信服。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监控对检测到的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存在的对发生事故的误判率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监测方式的家庭事故处理方法,以解决监控对检测到的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存在的对发生事故的误判率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监测方式的家庭事故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监控中心对监控区域进行区域功能分类,并持续监测;
监控中心根据区域功能分类和监测到的信息判断监控区域是否有发生事故;
监控中心根据判断监控区域是否有发生事故的判断结果定义发生事故的类别;
监控中心根据发生事故的类别向用户端发送求助请求,并执行用户端反馈的指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监控中心对监控区域和事故种类进行了划分且监控中心可根据用户端预设的处理方案对所述发生事故进行处理,使得监控中心的处理方案更为合理且使用户端可针对不同环境因素做调整,一定程度减弱了因为环境因素产生的误差;
监控中心根据发生事故的种类和变化量是否达到阈值判定所述发生事故是否为紧急事故,使得监控中心对所述发生事故有更进一步的分类,使监控中心在判断不同紧急程度的事故的误判率更低;
监控中心对处理端进行监控和行为记录使得所述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更安全、合理,且提高了处理端的可信等级。
由于本方法基于物联网技术,其中监测的数据为综合性信息,如:视频、物理量(气压、温度、亮度等)、化学量(碳分子浓度、氧气浓度、酸碱度等)等可被采集的信息。
其中所述紧急预约确认和非紧急预约确认中的“紧急预约”与“非紧急预约”仅作为标识使用。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控对检测到的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存在的处理不及时、处理不智能和处理不专业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通过闭环监控的方式实现对发现的事故及时作出合适的报警处理且误报率低的家庭事故处理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监测方式的家庭事故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控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煜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煜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5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