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段CWMV复制酶区域致病相关功能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5033.4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9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敏;李林颖;燕飞;卢刚;张岩;孙宗涛;林林;陈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00 | 分类号: | C12N9/00;C12N15/52;C12N15/11;C12Q1/6851;G01N33/573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01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段 cwmv 复制 区域 致病 相关 功能 | ||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病毒病害的分子检测技术,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段CWMV复制酶区域致病相关功能域,所述CWMV复制酶区域致病相关序列(VRpep)其表示为式I:X1‑MFHNGTCELPKDSAFLDYTADNSGTWMYGKPSRFGHSYGVGFSLDT‑X2I,本发明通过基于TRV载体介导的基因沉默,明确了CWMV RNA1上CW1‑7的致病性。在此基础上,通过ATG缺失突变和提前终止表达实验,最终确定该有效致病因子为多肽,且位于CWMV RNA1链的复制酶P153蛋白的第939‑984个氨基酸(VRpep),CWMV来源的致病相关功能域的明确为发展土传病毒病的抗病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病毒病害的分子检测技术,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段CWMV复制酶区域致病相关功能域。
背景技术
在中国冬麦区,禾谷多黏菌传播的小麦病毒病病原为大麦黄花叶病毒属(Bymovirus)的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和真菌传杆状病毒属(Furovirus)的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hinese wheat mosaic virus,CWMV),小麦黄花叶病爆发年份对病区小麦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WYMV在我国分布广泛,CWMV虽然在分布上局限于山东、江苏等少数地区,但近几年的田间调查表明CWMV有较明显的扩张趋势。
病毒在植物细胞内绝对寄生需要寄主细胞提供能量、物质、场所,这种对寄主极端依赖造成的干扰及寄主防卫反应引起的生理变化会引起急性或慢性的植物病害。当病毒的侵染引起宿主生理异常和且出现病害症状时,才被认为具有致病作用。植物病毒编码的所有蛋白如复制酶、运动蛋白、外壳蛋白等均有可能是病毒的致病因子,复制酶导致的寄主致病性已在多种植物病毒中报道过,如李痘病毒(Plum pox virus,PPV),油菜花叶病毒(Oilseed rape mosaic virus,ORMV),葡萄扇叶病毒(Grapevine fanleaf virus,GFLV)和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同时,病毒编码的多肽也可能是宿主植物的致病决定因子。例如,引起幼苗黄化综合症的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virus,CTV)的致病因子位于该病毒基因组的3’末端。CELIA R.A.DUFF-FARRIER等人通过构建结合凤果花叶病毒(Pepino mosaic virus,PepMV)两个株系(EU和CH)基因组分的嵌合病毒侵染性克隆,证明了PepMV的致病决定因子为CP N端的第11-26个氨基酸。
CWMV基因组包含两条正义单链RNA,其编码复制酶的基因位于RNA1上,分别编码分子量为153KDa和212KDa两个复制相关蛋白。其中P212由P153和P55两部分组成,P153有三个功能域,包括具有甲基转移酶活性的区域、可变区和具有解旋酶活性区域;P55为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与病毒复制相关;病毒体外翻译时存在一定几率使得P153和P55融合成一个大的通读蛋白P212,作为一个RNA复制复合体行使功能。
土传小麦病毒病是我国冬麦区的重要病害之一,鉴于传播介体禾谷多黏菌的休眠孢子壁厚,抗逆性强,化学药剂效果较差,目前防治土传小麦病毒病的最重要方式是鉴定和推广抗性品种,而目前对CWMV具有抗性的小麦品种较少。因此鉴定明确CWMV的致病因子及机理,将为发展和推广土传病毒病高抗的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段CWMV复制酶区域致病功能区,其表示为式I:
X1-MFHNGTCELPKDSAFLDYTADNSGTWMYGKPSRFGHSYGVGFSLDT-X2 I
其中X1为HEAMWYLQCKIVSDRTTLRSIIDDHLRG(SEQ ID No.10)或缺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50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