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4584.9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5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邵磊;龚成利;崔杨敏;赵红蕾;何东亮;王佳乐;李鹏飞;于景春;张锦绣;邓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11017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混凝土 浇筑 密实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施工工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结构体系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气泡不易溢出导致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形成贯通缝、孔洞等质量问题,存在结构安全风险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四步:预制墙体、预制墙体安装、混凝土浇筑顺序;施工缝与预制墙体之间300mm宽度范围内现浇部分的墙、梁浇筑至叠合板的板底标高,之后再吊装上一层的预制墙体,将预制墙体用斜支撑拉结在已浇筑的叠合板上,待预制墙体吊装完成,墙体环筋扣合处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比原结构高一标号的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过程;预制墙体安装完成后内侧墙体与叠合板上现浇顶板齐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结构体系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领域,特别是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住宅建设为重点,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对建筑产业链进行更新、改造和升级,实现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 从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效益和质量。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装配式建筑技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实现产业现代化。
目前常见的主流装配式建筑体系存在套筒连接工作量大,灌浆质量难以控制、成本较高、节点施工复杂等缺陷,通过广泛的调研学习、理论研究最终提出了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施工工法。
装配式环筋扣合体系环扣暗梁部位混凝土浇筑施工难度大且不易浇筑密实,易产生贯通缝、孔洞等质量问题,影响装配式结构安全和外墙渗漏的风险,为解决此情况我项目讨论研究提出一种保证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结构体系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施工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施工工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结构体系水平暗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气泡不易溢出导致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形成贯通缝、孔洞等质量问题,存在结构安全风险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制墙体;预制三明治外墙预制时在200mm宽结构墙体底部进行找坡处理,预制墙体内侧底标高为本层地面结构顶板标高,预制墙体外侧底标高为深入本层地面结构顶板标高10mm;
步骤二、预制墙体安装;预制墙吊装就位后,先安装斜支撑,斜支撑用于固定调节预制墙体,确保预制墙体安装垂直,待斜支撑将墙体位置调整到位后,通过预制外墙预留孔洞配合对拉螺栓与铝模钢背楞相连接;
步骤三、混凝土浇筑顺序;施工缝与预制墙体之间300mm宽度范围内现浇部分的墙、梁浇筑至叠合板的板底标高,之后再吊装上一层的预制墙体,将预制墙体用斜支撑拉结在已浇筑的叠合板上,保证内外墙拉结体系的几何稳定性;待预制墙体吊装完成,墙体环筋扣合处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比原结构高一标号的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之后进行下一层的模板安装加固,梁板铺设,吊装预制叠合板,定位、标高校准,预制墙体300mm宽度范围处施工缝快易收口网拦截,施工缝内侧范围的叠合板、梁和内墙正常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缝与预制外墙及预制内墙之间300mm宽度范围内现浇部分的墙、梁浇筑至叠合板的板底标高,以此类推;
步骤四、混凝土浇筑过程;预制墙体安装完成后内侧墙体与叠合板上现浇顶板齐平,同时采用高一标号的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时用30型小振捣泵振捣,确保混凝土浇筑时浇筑密实。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通过预在制墙体加工时在底部预留10mm的倒坡,通过倒坡设置实现混凝土浇筑振捣时气泡不易溢出导致的孔洞、通缝等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倒坡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45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十字墙柱的支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拱形混凝土结构支模装置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