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变演示装置及演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4404.7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7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安;孙权;黄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张忠波 |
地址: | 35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病 椎体 动脉 病变演示 动力机构 演示 演示模型 椎动脉 突孔 颈椎 电源 压力传感器 病变过程 发光装置 教学过程 电连接 穿过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变演示装置及演示方法,所述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变演示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演示模型;所述演示模型包括颈椎、椎动脉、电源、动力机构、压力传感器以及发光装置;所述颈椎包括七块相连接的椎体,所述椎体上外侧设有椎体钩,所述椎体一侧设有横突孔,所述椎动脉穿过所述横突孔;所述电源与所述动力机构电连接,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向所述椎体钩提供压力;本发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变演示装置及演示方法,可以真实、具体地演示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变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变演示装置及演示方法。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在于随着人年龄增长,颈椎上的椎体钩常出现骨质增生,骨质增生会压迫椎动脉,从而导致脑供血不足,导致头晕头痛。
在现有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动脉型颈椎病病变过程的演示模型,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真实的体现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变过程。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变演示装置及演示方法,解决现有教学中的无法真实的体现动脉型颈椎病病变过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变演示装置及演示方法,所述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变演示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演示模型;
所述演示模型包括颈椎、椎动脉、电源、动力机构、压力传感器以及发光装置;
所述颈椎包括七块相连接的椎体,所述第三至第七块椎体上外侧设有椎体钩,所述椎体钩外侧设有横突孔,所述椎动脉穿过所述横突孔;
所述电源与所述动力机构电连接,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向所述椎体钩提供压力;
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椎体钩内的一侧,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与所述椎体钩一侧相对应的所述椎动脉内的一侧;
所述发光装置包括第一发光装置和第二发光装置,所述第一发光装置设置在所述椎体钩内,所述第二发光装置设置在与所述椎体钩一侧相对应的所述椎动脉内。
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和所述第二发光装置为LED小灯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动力机构为微型电缸。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演示模型还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另一端与电源线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颈椎和所述椎动脉选用弹性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学院,未经莆田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44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轴载荷应变测试实验教学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脊柱运动模型的精细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