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箭载单极子遥测发射天线及基于其的火箭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3898.7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0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康;王芳文;王晨;徐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思丹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36;H01Q1/50;H01Q9/3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底座 陶瓷介质 单极子辐射体 发射天线 馈电探针 火箭 单极子 遥测 正极 负极 辐射增益 气动特性 轴向贯穿 运载火箭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箭载单极子遥测发射天线及基于其的火箭,辐射增益适中、安装简便、一致性良好、不影响火箭气动特性,适用于小型运载火箭。包括单极子辐射体、N型SMA接头和金属底座;单极子辐射体包括馈电探针和陶瓷介质棒;N型SMA接头安装在金属底座内,陶瓷介质棒安装在金属底座上,馈电探针一端沿轴向贯穿陶瓷介质棒并与N型SMA接头的正极相连;金属底座和N型SMA接头的负极相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传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箭载单极子遥测发射天线及基于其的火箭。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航空航天运载火箭和遥测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测设备已经成为前期研制和试验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在试验过程中将运载火箭各分系统的工作参数进行采集、无线传输至地面接收系统,以供科研人员进行监控以及试验结果分析。而遥测数据的无线传输则必须依赖于合适的遥测发射天线,因此天线的设计则成为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可直接影响无线信号的传输质量、武器系统的动能特性及试验结果分析等。
现有的S波段小型箭载遥测发射天线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1)环形天线:该天线沿着箭体圆周进行安装,具有全向性良好、不影响火箭气动特性的优点。但是在箭体轴向的辐射增益很低,由于运载火箭在发射时,其仰角较高,近似垂直发射,因此沿着火箭轴体,在其尾部的信号辐射强度较低,对地面设备的接收有一定影响。此外,天线的尺寸较大,不利于天线的设计和安装。且由于运载火箭的外表面通常会有整流罩,厚度较厚,透波率较低,导致环型天线的辐射能力较差。
2)贴片共形天线:该天线由数片微带天线组成,沿着箭体圆周分散布置,具有辐射增益适中、安装简便、不影响火箭气动特性等优点。但是由于各个天线单元的辐射角度有限,且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箭体滚转,导致在空间辐射时,可能有部分角域出现“零深”,信号增益较低,上述现象可通过布置更多的共形天线解决,但是对系统设计和稳定性有更高的要求和难度。此外,该天线同样具有在箭体轴向辐射增益较低的缺点。
3)倒F天线:该天线由数个倒F天线组成,沿着箭体圆周分散布置,具有辐射增益适中、安装简便等优点。但是由于该天线突出安装于箭体表面,因此对火箭的气动特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箭体的结构设计增加了难度,且由于摩擦产生的大量热量,导致天线热防护设计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箭载单极子遥测发射天线及基于其的火箭,辐射增益适中、安装简便、一致性良好、不影响火箭气动特性,适用于小型运载火箭。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箭载单极子遥测发射天线,包括单极子辐射体、N型SMA接头和金属底座;单极子辐射体包括馈电探针和陶瓷介质棒;
N型SMA接头安装在金属底座内,陶瓷介质棒安装在金属底座上,馈电探针一端沿轴向贯穿陶瓷介质棒并与N型SMA接头的正极相连;金属底座和N型SMA接头的负极相连。
优选的,单极子遥测发射天线的高度小于等于85mm,直径小于等于70mm。
优选的,金属底座高度为55mm,直径为70mm;单极子辐射体的高度为30mm,直径为10mm。
优选的,陶瓷介质棒的材质为氧化锆。
优选的,金属底座采用铝质材质。
优选的,馈电探针和陶瓷介质棒之间焊接连接。
优选的,金属底座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安装孔位于同一圆周上,且均匀布置。
优选的,安装孔设置4个。
基于所述的箭载单极子遥测发射天线的火箭,包括火箭本体和单极子遥测发射天线;单极子遥测发射天线置于火箭本体的锥形头帽内,并通过金属底座4安装在火箭本体的箭头安装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思丹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思丹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38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