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重构配电网重要设备识别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3554.6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龙;杨红磊;方恒福;周勐;杨尚晴;宋祺鹏;王利;刘永梅;王越;王罡;孙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重构 配电网 重要 设备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可重构配电网重要设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基于设备的基本老化过程、天气状况和检修率,生成随机场景;
步骤2:基于每个所述随机场景,在所述设备在始终可靠和始终不可靠两种情况下,分别计算配电网最优重构运行方案,并基于两种所述最优重构运行方案计算所述设备在所述随机场景下的重要度;
步骤3:判断所有随机场景下所述设备的重要度变化范围是否在设定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4;否则转入步骤1;
步骤4:以所有随机场景下所述设备的重要度的均值作为所述设备的重要度并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两种所述最优重构运行方案计算所述设备在所述随机场景下的重要度,包括:
基于所述随机场景,计算两种所述最优重构运行方案下配电网系统的可靠性;
计算两种所述最优重构运行方案下配电网系统的可靠性的差异,得到所述设备在所述随机场景下的重要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随机场景,计算两种所述最优重构运行方案下配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包括:
分别基所述于随机场景,计算所述设备在始终可靠和始终不可靠两种情况下,配电网最优重构运行方案下的各时刻的系统电量不足指标和各节点的标幺制电压;
以所述系统电量不足指标和各节点的标幺制电压作为配电网系统的可靠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两种所述最优重构运行方案下配电网系统的可靠性的差异,得到所述设备在所述随机场景下的重要度,包括:
计算所述设备在始终可靠和始终不可靠两种情况下,配电网最优重构运行方案下的各时刻的系统电量不足指标的差异,得到所述设备在所述随机场景下的失负荷支撑重要度;
计算所述设备在始终可靠和始终不可靠两种情况下,配电网最优重构运行方案下的各时刻的各节点的标幺制电压的差异,得到所述设备在所述随机场景下的电压支撑重要度;
其中,重要度包括失负荷支撑重要度和电压支撑重要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失负荷支撑重要度如下式计算:
式中,表示场景s中设备l的失负荷支撑重要度;L表示所有设备的集合;表示场景s中设备l可靠时t时刻的系统电量不足指标;表示场景s中设备l不可靠时t时刻的系统电量不足指标,nt表示仿真总时长;
所述电压支撑重要度如下式计算:
式中,表示场景s中设备l的电压支撑重要度,表示场景s中设备l可靠时t时刻节点n的标幺制电压,表示场景s中设备l不可靠时t时刻节点n的标幺制电压;nb表示配电网系统节点总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有随机场景下所述设备的重要度变化范围是否在设定范围内,包括:
计算所有随机场景下所述设备的重要度的方差系数,并判断所述方差系数是否小于等于设置阈值:
若是:则所述设备的重要度变化范围在设定范围内,否则不在设定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设备的基本老化过程、天气状况和检修率,生成随机场景,包括:
步骤1-1:基于比例风险模型,考虑设备的基本老化过程和天气状况,建立设备故障率模型;
步骤1-2:基于所述设备故障率模型,采用逆变换采样法生成故障时刻以及基于所述故障时刻的运行时间;
步骤1-3:基于所述故障时刻,根据所述设备的历史检修率,随机生成检修时间;
步骤1-4:经过所述检修时间后判断当前时刻是否达到预设仿真时间长度:若是,则进行所述设备的运行时间和检修时间采样后转入步骤1-5,否则转入步骤1-2;
步骤1-5:判断是否完成待识别重要性的设备外其他所有设备的运行时间和检修时间采样:若是,根据其他所有设备的运行时间和检修时间,生成随机场景;否则转入步骤1-1;
所述比例风险模型中,以威布尔分布的基准函数表示设备的基本老化过程,以指数分布的连接函数表示天气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35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内容辨识的无线监控方法
- 下一篇:磁共振成像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