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型耐腐蚀建筑桩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2971.9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6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卢雪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赣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31/00;E02D31/08;E02D5/2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腐蚀 建筑 桩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震型耐腐蚀建筑桩基,通过将结构的各个部件均采用预制型,可避免现场施工浇筑的工作量大,影响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的情况出现;通过将桩基的支撑部件设置成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两部分,且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可对桩基进行调节;通过设置第一安装腔,便于第一支撑柱的安装拆卸;通过设置第三缓冲件和第四缓冲件,可实现对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缓冲作用,可加强桩基的抗震效果;通过设置第二安装腔和第三安装腔,可实现对第三缓冲件和第四缓冲件的安装更换,方便快捷;通过设置底座,可避免桩基的支撑部件直接与潮湿地面接触,加强桩基的耐腐蚀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桩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型耐腐蚀建筑桩基。
背景技术
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
桩基的主要分类:①按照基础的受力原理大致可分为摩擦桩和承载桩。1、摩擦桩,系利用地层与基桩的摩擦力来承载构造物并可分为压力桩及拉力桩,大致用于地层无坚硬之承载层或承载层较深;2、端承桩,系使基桩坐落于承载层上(岩盘上)使可以承载构造物。②按照施工方式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1、预制桩,通过打桩机将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桩打入地下,优点是材料省,强度高,适用于较高要求的建筑,缺点是施工难度高,受机械数量限制施工时间长;2、灌注桩,首先在施工场地上钻孔,当达到所需深度后将钢筋放入浇灌混凝土,优点是施工难度低,尤其是人工挖孔桩,可以不受机械数量的限制,所有桩基同时进行施工,大大节省时间,缺点是承载力低,费材料。
现有的桩基抗震能力不佳,预制桩施工不方便,限制性强,另外桩基的耐腐蚀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抗震型耐腐蚀建筑桩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型耐腐蚀建筑桩基,包括底座、稳定平台和若干个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第一连接柱,所述稳定平台设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稳定平台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柱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下方,所述底座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部一侧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一安装腔内部另一侧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外壁远离所述第二夹持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辅助板,所述第一辅助板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夹持板下方,所述第二夹持板外壁远离所述第一夹持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板,所述第二辅助板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夹持板下方,所述第一安装腔顶部中心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匹配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辅助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辅助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壁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匹配的插槽,所述第二支撑柱顶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滑条,所述稳定平台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相匹配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壁底部竖直设有与所述滑条相适配的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柱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支撑柱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柱相匹配的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底部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三缓冲件,所述第一支撑柱顶部于所述第三安装槽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柱相匹配的第四安装槽,所述第二支撑柱底部于所述第四安装槽上方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柱相匹配的第五安装槽,所述第五安装槽内壁顶部设有第四缓冲件,所述第一支撑柱外壁一侧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底部水平设有与所述第三缓冲件相匹配的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与所述第三安装槽贯通,所述第二支撑柱外壁一侧于所述第五安装槽顶部水平设有与所述第四缓冲件相匹配的第三安装腔,所述第三安装腔与所述第五安装槽贯通,所述底座、所述稳定平台、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第一连接柱均为预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赣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赣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29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部贯通式锚碇基础
- 下一篇:一种钢管桩结构及导管架基础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