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岸加固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2706.0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0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彭新生;王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鹏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淤泥质土 淤泥 土体 河岸 加固处理 施工 粉土 填土 松散 开挖 安全稳定性 复合固化剂 固化反应 河岸护坡 河道岸坡 胶体结构 抗滑移性 团粒结构 液体状态 造价经济 结晶水 全断面 岸坡 掺入 固结 填筑 压实 固化 堤坝 改良 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于新近冲填土、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粉土河岸护坡加固处理的施工方法,在岸坡开挖的过程中通过掺入复合固化剂后与土体拌和、压实,发生固化反应,破坏淤泥、淤泥质土中的胶体结构,使淤泥、淤泥质土中的液体状态水变成结晶水,使其变成团粒结构,形成复合固化土体,增强岸坡的抗滑移性和安全稳定性,以满足河道岸坡加固、堤坝填筑的要求。本发明可以改良不良土体的性质,使其充分固结,起到对河岸开挖全断面加固处理的作用,施工方便、造价经济、缩短工期,适用于新近冲填土、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粉土等区域河岸加固的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岸加固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河岸加固在新近冲填土、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粉土地区多采用灌砌块挡土墙、素混凝土格埂、干砌块石护坡、预制块体护坡、抛石护脚等形式进行加固,施工工期较长,造价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可靠、施工方便、造价经济、工期可控、工作效果好的岸坡加固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针对于新近冲填土、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粉土河岸护坡加固处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岸坡开挖的过程中,分别对岸坡的坡顶、上段坡面、坡中、下段坡面、坡底进行加固处理,通过掺入复合固化剂与土体拌和、压实,使其发生固化反应,形成复合固化土体,从而对河岸全断面起到加固处理的作用。
本发明种质量可靠、施工方便、造价经济、工期可控、工程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断面示意图。
图2是田子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一种河岸加固的施工方法,包括对岸坡的坡顶设置挡土埂1、对坡面2和坡底3进行分段分区加固处理,形成整体河岸护坡。具体方法是:
所述岸坡的坡顶埂1的处理包括:测放河岸坡顶线,设置护坡埂1位置,开挖宽度为0.5~1.5m沟槽4,在槽沟中注入复合固化土体5,注入深度为0.5~1.5m复合固化土体并压实,所述复合固化土体是指土体与固化剂搅拌均匀后的土体。
所述坡面2的处理方法包括:沿河岸坡面从坡顶埂1向下按坡面斜长、宽不大于3.0m,设置防滑田字格埂6,所述防滑田字格埂6是在原土层上开挖深度0.3m~0.5m、宽度为0.3m~0.5m的槽沟7,在槽沟7中注入搅拌均匀复合固化土体5并压实。
所述坡面2的处理方法包括:当河道坡面总斜长在3m至6m或以上时,沿河岸坡面从坡顶埂1向下按坡面2斜总长度取中间位置设置一道坡面防滑埂8,所述防滑埂8是在设置线上开挖宽度为1~2m沟槽9,在槽沟中注入深度为1.0~2.0m复合固化土体5并压实。
所述坡底3的处理方法包括:待上段坡面充分固结后,测放河岸坡底线,设置防滑护坡埂10,所述防滑护坡埂10是在坡底线上开挖宽度1.0~1.5m沟槽11,在槽沟11中注入深度为1.0~1.2m复合固化土体5并压实。
所述固化剂包括水泥、生石灰、粉煤灰和环保型土壤粘结固化剂。
所述复合固化土体,是由土壤和掺入量为待加固土体的6~12%的固化剂组成,其中环保型土壤粘结固化剂的使用量为水泥用量的0.5%~3%。
具体实例:
某海边新近冲填土生态景观河道工程,方案1设计岸坡护岸前沿线高程2.10m,河道低高程-2.0m,开挖坡比1:5.0坡顶采用灌砌块石挡土墙,下部水泥搅拌桩基础,素砼格埂,坡面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坡底设埋石混凝土护脚,每米造价预计约10500元,工期7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鹏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鹏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2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谷坊水土保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