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军用越野车机电液耦合分布式驱动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32377.X | 申请日: | 2019-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1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华;牛超凡;宋大凤;李广含;钱琦峰;张轩铭;高福旺;李晓建;陈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K6/365 | 分类号: | B60K6/365;B60K7/00;B60K25/06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李荣武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驱动 军用越野车 轮毂 混合动力 耦合 机电液 行星式 混合动力系统 轮毂电机系统 新能源汽车 行星齿轮式 动力系统 高经济性 高通过性 后桥驱动 轮毂电机 前桥驱动 无级变速 行驶工况 液压驱动 液压系统 整车驱动 主减速器 高功率 通过性 可控 整车 发动机 驱动 | ||
1.一种军用越野车机电液耦合分布式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5)、主减速器(11)、轮毂液压系统、行星齿轮式混合动力系统以及轮毂电机系统;
所述的轮毂液压系统包括液压变量泵(22)、控制阀组(2)、液压蓄能器(3)、取力装置(19)、取力装置输出轴(20)、第一驱动轴左轮轮毂液压马达(23)、第一驱动轴右轮轮毂液压马达(1)、第二驱动轴左轮轮毂液压马达(21)以及第二驱动轴右轮轮毂液压马达(4);所述的取力装置(19)通过取力装置输出轴(20)与液压变量泵(22)连接;所述的液压变量泵(22)与控制阀组(2)连接,控制阀组(2)的外接端口D1和所有的轮毂液压马达输入端连接,控制阀组(2)的外接端口D2和所有的轮毂液压马达输出端连接,控制阀组(2)的外接端口D3和液压蓄能器(3)连接;
所述的行星齿轮式混合动力系统包括行星齿轮机构(15)、发电机(18)、主电机(10);所述的行星齿轮机构(15)包括太阳轮(24)、行星架(25)、齿圈(26)和行星齿轮(27);所述的行星架(25)通过发动机输出轴(16)与发动机(5)连接,太阳轮(24)与发电机(18)连接,齿圈(26)与主电机(10)连接;
所述的轮毂电机系统包括一号逆变器(8)、二号逆变器(13)、一号动力电池(6)、二号动力电池(12)、第三驱动轴左轮轮毂电机(17)、第三驱动轴右轮轮毂电机(7)、第四驱动轴左轮轮毂电机(14)以及第四驱动轴右轮轮毂电机(9),所述的第三及第四驱动轴上各驱动车轮内均设有轮毂电机减速装置;所述的一号动力电池(6)与一号逆变器(8)电路连接,二号动力电池(12)与二号逆变器(13)电路连接;所述的一号逆变器(8)分别与第三驱动轴右轮轮毂电机(7)、第四驱动轴右轮轮毂电机(9)电路连接;所述的二号逆变器(13)分别与第三驱动轴左轮轮毂电机(17)、第四驱动轴左轮轮毂电机(14)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军用越野车机电液耦合分布式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军用越野车机电液耦合分布式驱动系统根据不同的行驶工况,可以实现全轮驱动模式、蠕行模式、直接行星齿轮系统驱动模式、行星齿轮系统+电动轮驱动模式以及制动能量回收模式六种不同的工作模式;
1)全轮驱动模式:发动机(5)工作,一部分能量通过取力装置(19)、取力装置输出轴(20)、液压变量泵(22)、控制阀组(2),从而驱动所述的轮毂液压系统中的四个轮毂液压马达转动,提高整车的通过性;另一部分能量通过行星机构(15)、主电机(10)、主减速器(11)传递到第五驱动轴驱动车辆;同时,所述的一号动力电池(6)、二号动力电池(12)分别通过一号逆变器(8)、二号逆变器(13)将动力传递到轮毂电机系统中的四个轮毂电机来驱动车辆;
2)蠕行模式:发动机(5)工作,动力通过取力装置(19)、取力装置输出轴(20)、液压变量泵(22)、控制阀组(2),从而控制所述轮毂液压系统中的四个轮毂液压马达转动;
3)直接行星齿轮系统驱动模式:发动机(5)工作,一部分能量通过行星机构(15)、主电机(10)、主减速器(11)后传递到第五驱动轴驱动车辆,可以提升整车行驶经济性;多余能量可以依次通过行星机构(15)、发电机(18)以及二号逆变器(13),将能量存储在二号动力电池(12)中;
4)纯电动驱动模式:发动机(5)不工作,一号动力电池(6)通过一号逆变器(8)将能量传递到轮毂电机系统中的第三驱动轴右轮轮毂电机(7)和第四驱动轴右轮轮毂电机(9),二号动力电池(12)通过二号逆变器(13)将能量传递到轮毂电机系统中的第四驱动轴左轮轮毂电机(14)和第三驱动轴左轮轮毂电机(17)来驱动车辆;
5)行星齿轮系统+电动轮驱动模式:发动机(5)工作,动力通过行星机构(15)、主电机(10)、主减速器(11)后传递到第五驱动轴驱动车辆;同时一号动力电池(6)通过一号逆变器(8)将能量传递到轮毂电机系统中的第三驱动轴右轮轮毂电机(7)和第四驱动轴右轮轮毂电机(9),二号动力电池(12)通过二号逆变器(13)将能量传递到轮毂电机系统中的第四驱动轴左轮轮毂电机(14)和第三驱动轴左轮轮毂电机(17)来驱动车辆;
6)制动能量回收模式: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整车驱动模式切换到制动回收模式,主电机(10)以及所述的轮毂电机系统中的四个轮毂电机可以工作在发电状态回收制动时产生的能量,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一号动力电池(6)和二号动力电池(12)中;同时所述的液压轮毂系统也可进行制动能量回收,产生的能量对蓄能器冲压存储在蓄能器(3)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23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多动力源耦合的车用混合动力系统
- 下一篇:车辆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0K 车辆动力装置或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两个以上不同的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辅助驱动装置;车辆用仪表或仪表板;与车辆动力装置的冷却、进气、排气或燃料供给结合的布置
B60K6-00 用于共用或通用动力装置的多个不同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例如具有电动机和内燃机的混合动力系统
B60K6-08 . 包括燃机以及机械或流体能量储存装置的原动机
B60K6-20 . 包括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原动机,例如HEVs
B60K6-22 ..以专门适用于HEVs的设备、部件或装置为特征的
B60K6-42 ..以混合电动车辆的体系结构为特征的
B60K6-50 ..以传动单元的类型或布置为特征的动力传动系统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