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拍摄方法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7736.2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9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李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拍摄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视频拍摄方法,包括:获得视频拍摄指令;响应所述视频拍摄指令,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监测被摄物与摄像头的镜头之间的物距距离;如果所述被摄物与所述镜头之间的物距距离属于第一区间,控制第一摄像头的镜头基于所述物距距离进行对焦以获得采集图像;其中,属于所述第一区间的不同所述物距距离对应不同对焦点;如果所述被摄物与所述镜头之间的物距距离属于第二区间,控制所述第二摄像头的镜头以超焦距进行对焦以获得采集图像;其中,属于所述第二区间不同所述物距距离对应同一对焦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视频拍摄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众多功能中,拍摄功能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为了提高拍摄效果,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通常具有自动对焦功能,但是在现有的摄像头进行自动对焦过程中,需要反复移动镜头进行对焦,出现对焦拉风箱的现象,使对焦过程缓慢,且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视频拍摄方法,包括:获得视频拍摄指令;响应所述视频拍摄指令,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监测被摄物与摄像头的镜头之间的物距距离;如果所述被摄物与所述镜头之间的物距距离属于第一区间,控制第一摄像头的镜头基于所述物距距离进行对焦以获得采集图像;其中,属于所述第一区间的不同所述物距距离对应不同对焦点;如果所述被摄物与所述镜头之间的物距距离属于第二区间,控制所述第二摄像头的镜头以超焦距进行对焦以获得采集图像;其中,属于所述第二区间不同所述物距距离对应同一对焦点。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控制所述镜头以超焦距进行对焦以获得采集图像包括:控制所述第二摄像头的镜头从当前位置直接移动至标定位置,以使得所述第二摄像头的镜头对焦到超焦距点上;其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镜头对焦到超焦距点上所对应的像距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摄像头的镜头的像距的最大值。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控制所述镜头以超焦距进行对焦以获得采集图像包括还包括:获得标定位置,其中,所述标定位置为存储在存储单元上。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控制所述镜头以超焦距进行对焦以获得采集图像包括还包括:计算所述标定位置;其中,所述计算所述标定位置包括:基于测距单元所能够侦测的最远距离以及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对焦公差确定用于表征所述超焦距点的前景深点的第一数值;基于所述第一数值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景深焦距对照表确定用于代表所述超焦距点的焦距的第二数值;基于所述第二数值确定所述标定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二摄像头为同一个摄像头;或者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二摄像头为不同摄像头,其中,所述拍摄视频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物距距离属于不同区间采用不同的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以使得响应拍摄指令所生成的视频文件中包括与不同摄像头所拍摄采集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物距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区间的最大值都属于所述第二区间。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得视频拍摄指令,并响应所述视频拍摄指令控制摄像头进行视频拍摄,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执行:监测被摄物与摄像头的镜头之间的物距距离;如果所述被摄物与所述镜头之间的物距距离属于第一区间,控制第一摄像头的镜头基于所述物距距离进行对焦以获得采集图像;其中,属于所述第一区间的不同所述物距距离对应不同对焦点;如果所述被摄物与所述镜头之间的物距距离属于第二区间,控制所述第二摄像头的镜头以超焦距进行对焦以获得采集图像;其中,属于所述第二区间不同所述物距距离对应同一对焦点。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镜头以超焦距进行对焦以获得采集图像包括: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摄像头的镜头从当前位置直接移动至标定位置,以使得所述第二摄像头的镜头对焦到超焦距点上;其中,所述第二摄像头的镜头对焦到超焦距点上所对应的像距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摄像头的镜头的像距的最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77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