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墙体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27145.5 | 申请日: | 2019-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捷;吴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捷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克雷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9 | 代理人: | 张祥明 |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及其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墙体及其施工工艺,它包括至少一个钢丝网架保温板、至少一个新型保温板底部限位支撑件及至少一个新型钢丝网架保温板定位支撑件。本发明的施工工艺包括绑扎剪力墙钢筋、安装底部限定支撑件、安装钢丝网架保温板、安装定位支撑件、安装内、外模板、浇筑混凝土等步骤。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加工成本小,固定牢固,可同时对剪力墙钢筋、保温板的底部和中部、钢丝网片及内、外模板进行固定或限位,全方位地确保保温板两侧浇筑层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体及其施工工艺。通过保温板底部限位支撑件和钢丝网架保温板定位支撑件限制保温板移位。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存在很多种类钢丝网架保温板,但板材现场施工过程中底部均未得到有效的固定,在混凝土浇筑时,钢丝网架保温板底部容易发生移位,使得两侧混凝土厚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专利申请号为201811311196.0(公开号109281414A)公开了一种新型锚固件、含有钢丝网架板的现浇墙体及施工工艺。新型锚固件包括: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托盘,第一构件的中部具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钢丝网架板外侧钢丝网片相对应;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二托盘,所述第二构件中部具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剪力墙水平筋相对应。本发明结构和施工工艺简单,本发明的锚固件可在钢筋工人施工剪力墙钢筋时直接将锚固件卡放于剪力墙水平筋上,无需登高作业,无安全隐患,施工简单方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取代了传统的模板内支撑方式。
该申请施工安全、工艺简单、安装方便,锚固件代替了传统的模板内支撑方式,大大减少了冷热桥的影响,同时该申请的第一构件可在钢丝网架板施工前放置在钢丝网片上,防止因为两侧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压力不均挤压保温板造成向第一现浇结构内偏移,保证了外侧现浇结构的厚度,第二构件可在施工剪力墙钢筋时直接将其放于剪力墙水平筋上,既防止钢丝网架保温板向第二现浇结构内偏移,又能有效固定剪力墙钢筋不发生位移,保证了剪力墙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且无需登高作业,无安全隐患,施工简单方便,提高效率,同时第二构件的第二托盘增大与两侧结构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二构件不易偏移、脱落,整个体系更加稳定,取代了传统的模板内支撑方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推广和使用。
但是,仅使用上述结构仍存在钢丝网架保温板底部和向保护层一侧容易发生移位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墙体及其施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墙体,包括:
至少一块钢丝网架保温板,所述钢丝网架保温板包括保温板和钢丝网架,保温板的两侧具有用于现浇的第一浇筑层和第二浇筑层;
至少一个保温板底部限位支撑件,其包括: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包括底板和底板两侧向上延伸的卡板,所述底板和两个卡板形成用于固定保温板的U型卡槽;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所述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分别设在所述两个卡板的外侧,第二构件的长度与第一浇筑层相一致,第三构件的长度与第二浇筑层相一致;其中,第一构件的底板位于保温板的下方,所述U型卡槽固定保温板;所述第二构件位于第一浇筑层内,且延伸至第一浇筑层外边缘,第三构件位于第二浇筑层内,且延伸至第二浇筑层外边缘;
至少一个钢丝网架保温板定位支撑件,其包括:支撑杆、用于限制保温板向外侧位移的第一撑托以及用于限制钢丝网架向外侧位移的第二撑托;所述第一撑托连接在支撑杆上,并将支撑杆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第二撑托连接在支撑杆的左侧部分上;所述支撑杆右侧部分的杆件穿过保温板伸入到第二浇筑层内且延伸至第二浇筑层边缘,支撑杆的左侧部分位于第一浇筑层内,且延伸至第一浇筑层外边缘;所述第一撑托顶靠在保温板的左侧用于限制保温板向外侧位移;所述第二撑托顶靠在钢丝网架上用于限制钢丝网架向外侧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捷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捷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7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