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外动力斜孔脱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5820.0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0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军;娄骏彬;纪兰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脱模 装置 | ||
一种无外动力斜孔脱模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该下模右侧前后安装导向块,导向块内安装主滑块Ⅰ和主滑块Ⅱ,主滑块Ⅰ左侧加工凸块匹配壳体的斜面,主滑块Ⅰ右侧加工T形槽匹配主滑块Ⅱ左侧的T形块,上模下底面安装锁块,锁块内安装斜导柱,斜导柱的下部贯穿主滑块Ⅱ底部;该装置利用上模脱模向上的动力,通过斜导柱转化成对主滑块Ⅱ的水平推力,主滑块Ⅱ左侧T形块对主滑块Ⅰ右侧的T形槽产生向右的拉力,主滑块Ⅰ沿导向面Ⅰ滑动,最终实现斜孔脱模。本发明通过滑块间的相互作用力,无需外动力即可实现斜孔脱模。装置有效解决带有斜孔的壳体脱模困难的问题,结构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脱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外动力斜孔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通常采用注塑成型,定制化的产品往往结构多样化,当壳体上具有与水平方向成夹角的斜孔,普通的脱模方式难以将模具从斜孔中一次脱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外动力斜孔脱模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外动力斜孔脱模装置,包括:
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连接处形成壳体的型腔,所述下模右侧前后通过螺栓对称安装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左侧加工有导向面Ⅰ,所述导向面Ⅰ方向与所述壳体的斜孔中心线方向一致,所述导向块底部加工有导向面Ⅱ;
主滑块Ⅰ,所述主滑块Ⅰ安装在所述导向面Ⅰ内,所述主滑块Ⅰ左侧加工有凸块匹配所述斜孔,所述主滑块Ⅰ右侧加工有T形槽,所述主滑块Ⅰ前后对称加工导向部Ⅰ匹配所述导向面Ⅰ;
主滑块Ⅱ,所述主滑块Ⅱ安装在所述导向面Ⅱ内,所述主滑块Ⅱ左侧加工T形块匹配所述T形槽,所述主滑块Ⅱ中间加工活动槽Ⅱ,所述主滑块Ⅱ前后对称加工导向部Ⅱ匹配所述导向面Ⅱ,所述主滑块Ⅱ上表面加工有滑块斜面;
锁块,所述锁块通过螺栓与所述上模固定,所述锁块左侧面匹配所述滑块斜面,所述锁块中间加工有活动槽Ⅲ,所述活动槽Ⅲ中心轴线与水平线成夹角,所述活动槽Ⅲ内安装斜导柱;
所述斜导柱的上部伸出所述上模上表面,所述斜导柱的下部经过所述活动槽Ⅱ贯穿所述主滑块Ⅱ底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块上安装有定位销连接所述下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加工有活动槽Ⅰ匹配所述上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槽Ⅰ,所述活动槽Ⅱ和所述活动槽Ⅲ的中心轴线在合模时重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右侧加工避空部,所述下部伸入所述避空部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部的轴直径大于所述下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合模时利用锁块侧面对滑块斜面的作用力,使主滑块Ⅰ和主滑块Ⅱ的定位准确;
2、脱模时依靠上模开模时的动力,利用斜导柱与主滑块Ⅱ之间相对运动产生的动力,带动主滑块Ⅰ运动,无外动力实现斜孔脱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无外动力斜孔脱模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无外动力斜孔脱模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无外动力斜孔脱模装置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无外动力斜孔脱模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5为产品3壳体的中心剖视图;
图6为部件4主滑块Ⅰ的零件图;
图7为部件5主滑块Ⅱ的零件图;
图8为部件6斜导柱的零件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5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部带有倒扣的壳体脱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具斜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