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排煤泥的圆形地上式煤水沉淀池及排煤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5705.3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4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瑞;衡世权;晋银佳;王仁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6 | 分类号: | B01D21/06;B01D21/18;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冯新伟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水 煤泥 沉淀池 沉淀池本体 搅拌桨 煤泥仓 含煤废水 出水口 地上式 搅拌轴 进水口 输送机 排泥 火力发电厂 处理系统 处理装置 电机连接 进水条件 流量波动 配套设施 水质稳定 故障率 含水率 上清液 无死角 沉积 刮板 排出 连通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排煤泥的圆形地上式煤水沉淀池及排煤泥方法,属于火力发电厂的配套设施领域。本发明中所述煤泥仓安装在沉淀池本体的底部,所述刮板位于沉淀池本体内,所述煤泥输送机与煤泥仓连通,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与搅拌桨连接,所述搅拌桨位于煤泥仓内,且搅拌桨位于煤泥输送机的上方,所述煤水进水口和煤水出水口均安装在沉淀池本体的上部,且煤水进水口和煤水出水口分别位于沉淀池本体的两侧。实现煤水沉淀池沉积无死角、煤泥靠重力自动排出、排泥过程和煤水分离、排泥含水率低、上清液水质稳定、适应煤水的流量波动等,为后续的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创造更优秀的进水条件,降低含煤废水处理系统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排煤泥的圆形地上式煤水沉淀池及排煤泥方法,属于火力发电厂的配套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含煤废水处理工艺如下:
含煤废水→一级煤水收集池(煤场周边)→煤水输送泵→含煤废水沉淀池→中间水泵(上清液)→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合格废水回用至煤场(如图1所示)。
煤水沉淀池容积较大,停留时间长,故煤泥在沉淀池中沉积,上清液被升压输送至含煤废水处理装置进一步处理,处理合格后回用。煤水沉淀池内的煤泥经煤泥抓斗抓出后送回煤场。
常规煤水沉淀池存在的问题有:
1)一般为矩形、地下式的水池,煤泥沉积存在死角,因抓斗轨道固定,所以需定期人工清理;
2)水池容积较大,煤水进水并未配水,导致煤泥沉积不均匀,粒径较大的煤泥比较容易沉积在进水处的池壁附近,抓斗无法清理;
3)上清液水质不稳定,进水流量较小时,上清液水质稍好。进水流量较大时,上清液水质较差,后续含煤废水处理装置运行压力大、故障率高;
4)上清液流量不稳定,如后续需要加药处理,则加药量调节非常频繁,导致加药系统故障率高;
5)因抓斗清理煤泥时,煤泥和煤水未分开,导致清理出的煤泥含水率非常高,需堆积一段时间后回用;
6)人工清理不及时会导致整个煤水沉淀池失去沉淀功能,导致含煤废水处理系统频繁停运;
有鉴于此,在申请号为201310597414.2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燃煤电厂硬化卸煤广场地面的煤水收集系统,上述对比文件存在投资高和人力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自动排煤泥的圆形地上式煤水沉淀池及排煤泥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动排煤泥的圆形地上式煤水沉淀池,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沉淀池本体、煤泥仓、刮板、煤泥输送机、电机、搅拌轴、搅拌桨、煤水进水口和煤水出水口,所述煤泥仓安装在沉淀池本体的底部,所述刮板位于沉淀池本体内,所述煤泥输送机与煤泥仓连通,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与搅拌桨连接,所述搅拌桨位于煤泥仓内,且搅拌桨位于煤泥输送机的上方,所述煤水进水口和煤水出水口均安装在沉淀池本体的上部,且煤水进水口和煤水出水口分别位于沉淀池本体的两侧。实现煤水沉淀池沉积无死角、煤泥靠重力自动排出、排泥过程和煤水分离、排泥含水率低、上清液水质稳定、适应煤水的流量波动等,为后续的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创造更优秀的进水条件,降低含煤废水处理系统故障率。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位于沉淀池本体的池底的上方,所述沉淀池本体的池底为锥斗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煤泥输送机位于煤泥仓的下部,所述电机安装在沉淀池本体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本体内安装有排水堰,所述排水堰与沉淀池本体内壁形成排水收集槽,所述煤水出水口与排水收集槽连通,所述煤水进水口位于排水堰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57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