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量授权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5286.3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7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金天顺;焦娜欣;杨坤;冷育江;卜丽娜;祁连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24 | 分类号: | H04W4/24;H04W28/10;H04L1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宋菲 |
地址: | 05002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授权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授权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接收上网请求消息;根据上网请求消息,获取用户静态特征及用户动态上网特征;根据用户静态特征及用户动态上网特征计算上网授权量;响应上网请求消息,根据上网授权量生成应答消息,并返回应答消息,以根据上网授权量对用户进行授权。基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摒弃了对所有用户按照同一授权量进行授权,而是针对不同的用户进行差异化授权,上网授权量是根据用户的用户静态特征及用户动态上网特征计算得到的,因此,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数据服务,增强了用户上网体验,另外,大大减少了BOSS系统和网络设备的消息交互量,降低了用户话单条数,大大降低了BOSS系统的系统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量授权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4G用户数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尤其是不限量用户快速发展,流量呈现爆炸式快速增长,用户对于运营商流量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流量计费也越来越敏感,目前移动数据计费方式为在线计费,以提高用户流量计费准确性和提醒及时率,提高用户对流量使用的满意度。目前约有95%以上用户数据业务为在线计费方式。
在线计费的推广使用极大的提高了计费准确性和提醒及时率,但是随着不限量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数据流量APRU((Average Revenue Per-User,每用户平均收入)值得快速增长,在线计费消息量也呈现出了爆炸式的增长,无论是对BOSS系统(BusinessOperationSupportSystem系统,业务运营支撑系统)还是对网络带宽能力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目前流量在线计费对所有的类型的业务代码均采用统一的处理流程:
DCC消息分拣生成标准计费事件;调用转换预处理,作用和V3R1的路由映射预处理(2001)+源转标预处理(9510)等同;调用标准预处理,和V3R1的标准预处理作用一样,执行局数据映射,号码规整等操作;CBE(融合计费引擎,ConvergenceBillingEngine)发起ARQ请求(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传给BDS号码信息和服务开始时间,请求计费相关资料;BDS(计费数据服务,BillingDataService)处理ARQ请求,执行资料匹配、查询产品信息、查询赠送量、查询累积量、查询帐本、匹配帐期、设置主被叫群内标志,然后将查询到的资料信息返回给CBE;CBE把BDS返回的资料信息缓存在SessionStore,供后续CBE侧通过数据查询访问;CBE执行批价、合帐(仅生成帐单);如果余额=0,并且用户没有付费计划,则CBE不需要和BDS交互,直接返回授权量为0;CBE发起AOQ请求,传给BDS帐单明细,进行费用预留;BDS处理AOQ请求,执行实时分帐、实时帐务优惠;然后根据最终帐单调用预留接口;如果预留成功,返回预留结果给CBE;如果预留失败,则返回最新的余额帐本给CBE;CBE根据BDS返回进行判断,如果预留失败,则根据返回的最新余额帐本进行反算,然后根据反算后的帐单费用重新到BDS进行预留,如果仍然预留失败,则进行错误处理,执行放通或者拒绝服务;CBE根据BDS返回进行判断,如果预留成功,则执行回包预处理,下发计算后的授权量。
上述在线计费流程存在如下问题:每次给用户分配的流量数据对应的授权量都是15M,授权量单一不灵活,而且高频繁的消息交互增加了系统负载,增加了系统性能消耗。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流量授权控制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流量授权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上网请求消息;
根据上网请求消息,获取用户静态特征及用户动态上网特征;
根据用户静态特征及用户动态上网特征计算上网授权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5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