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群的无线传感网数据收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325095.7 | 申请日: | 2019-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9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崇成;潘淼鑫;黄正睿;李邦训;罗海峰;何少东;马腾;黄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4/029 | 分类号: | H04W4/029;H04W4/38;H04W4/40;H04W84/18;G05D1/1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 机群 无线 传感 数据 收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群的无线传感网数据收集方法,通过无人机访问传感器节点以减少传感器节点的传输能耗,无人机之间通过无线通信交换数据,离数据汇聚点较远的无人机通过其他无人机的中继将数据上传到数据汇聚点,每个无人机根据传感器节点的位置规划访问路径,以实现在满足时延的要求下,所有无人机访问的总的传感器节点个数尽可能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无人机群的无线传感网数据收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传感网在环境监测、军事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传感器设备一般采用电池供电,且无线传感网布置的地方一般不便到达,传感设备一旦电池耗尽即意味着该网络节点的死亡,引起传感网络功能的下降甚至丧失。无线传感网中,传感器节点的能耗主要集中在数据的无线传输。此外,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地形环境的阻隔、部分节点故障都可能导致网络连通性丧失,使传感网络无法继续完成数据传输。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将其作为移动收集器访问传感器节点,从而减少传感器节点传输能耗,且在传感网络不连通时仍能有效收集数据,使其从众多数据收集方案中脱颖而出。
在无线传感网的实际应用中,许多情况下对实时性有一定要求,如在灾后应急环境监测中需要传感器周期性地上传检测数据,虽然允许有时间延迟,但延迟的长短是一定的,收集的数据过了规定时限将失去效用。在大范围的应用中,单个无人机往往无法在时延要求时间内访问足够多的传感器节点,而如果将部分传感器节点的数据通过其他传感器节点进行中继传递给无人机,会导致中继节点能量消耗过快,因此,一些应用已采用多个无人机进行数据收集,以在规定时延内访问更多传感器。然而,当前的研究或技术通常聚焦于在访问所有传感器节点的情况下如何最小化时延或最小化无人机数量。而在实际应用中,无人机个数往往有限,无法做到在规定时延内访问所有传感器。所以在满足时延的要求下,有限个数的无人机如何尽可能多地访问传感器节点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群的无线传感网数据收集方法,以实现在满足时延的要求下,所有无人机访问的总的传感器节点个数尽可能多。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无人机群的无线传感网数据收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置监测任务;传感器节点部署后,根据无人机个数将待监测区域划分成包括同样个数无人机的子区域,每个无人机在其对应的子区域内按照预设路线探查整个子区域,并周期性广播监测任务(如传感器采样间隔);传感器收到监测任务后返回带自身当前位置信息的确认消息,传感器配置监测任务后开始监测数据;
步骤S2:每个无人机通过无线自组网交换各自子区域内的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信息,使得每个无人机都得到整个监测区域的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信息;
步骤S3:计算无人机无线传输范围;计算每个无人机与各自子区域中传感器的最大通信距离,将所有无人机的最大通信距离取平均值作为无人机在该区域的无线传输范围R;
步骤S4:计算整个监测区域中每个传感器节点在半径R范围内的传感器节点个数,作为该传感器节点在R邻域内的密度值;
步骤S5:根据S4中每个传感器节点的位置及其R邻域内的密度值选取无人机的候选航路点,并得到无人机候选航路点集合P;
步骤S6:设Lmax是无人机在时延内的最长飞行距离,根据步骤S5中的候选航路点、每个候选航路点的密度值、候选航路点之间的距离以及Lmax,生成每个无人机的飞行路径回路;
步骤S7:每个无人机根据各自的飞行路径回路进行飞行,并在飞行过程根据传感器的最新位置调整飞行路线。
进一步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50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