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气管道气质分析一体化整合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5010.5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5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聂中文;于永志;单超;冯骋;黄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0 | 分类号: | F17D5/00;F17D5/02;F17D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析仪 输气管道 水露点 烃露点 硫化氢分析仪 检测结果 检测装置 气体流量 气质分析 整合 检测 硫化氢 流量调节装置 在线实时检测 管道及设备 组分分析仪 阀门调节 工作负荷 控制系统 贸易交接 输出类型 综合监测 组分分析 一体化 上传 天然气 安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气管道气质分析一体化整合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检测装置中的所有阀门调节至关闭状态;启动烃露点分析仪、水露点分析仪、硫化氢分析仪和组分分析仪,并检测结果输出类型;使检测装置管路中充满气体;启动流量调节装置使气体流量处于烃露点分析仪、水露点分析仪、硫化氢分析仪和组分分析仪的要求范围之内;待气体流量稳定后,各个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将最终检测结果上传至控制系统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实现输气管道烃露点、水露点、硫化氢和组分的在线实时检测功能,提高输气管道内天然气气质的综合监测能力,且及时准确,确保了管道及设备的运行安全,保证了贸易交接的顺利进行,大量地降低了运行人员的工作负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气管道气质分析一体化整合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首先,在天然气长输管道输送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会导致天然气烃露点和水露点的变化,当超过临界点时就会析出液态烃和水,造成管道、压缩机等设备的腐蚀损坏;其次,当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超过标准时也会造成管道等金属设备和材料的腐蚀;最后,天然气输送涉及到贸易交接,交接量受组分的影响很大,因此还需要对组分进行实时检测。故对天然气的烃露点、水露点、硫化氢和组分的分析必不可少。以往管道天然气的分析是从管道取样气后进站内的实验室进行离线检测,对于高压管道的取样操作而言,对于人的要求较高,操作风险不可避免,而且该方法存在人员负荷较大、过程复杂、耗时较长、实时性不够等问题,最终导致输气管道贸易交接的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气管道气质分析一体化整合装置和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快速、自动、准确检测输气管道的烃露点、水露点、硫化氢和组分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输气管道气质分析一体化整合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将检测装置中的所有阀门调节至关闭状态;
步骤2、启动烃露点分析仪、水露点分析仪、硫化氢分析仪和组分分析仪,并设置各个设备检测结果的输出类型;
步骤3、打开检测装置中的对应阀门,使检测装置管路中充满气体;
步骤4、启动流量调节装置使气体流量处于烃露点分析仪、水露点分析仪、硫化氢分析仪和组分分析仪的要求范围之内;
步骤5、待气体流量稳定后,烃露点分析仪、水露点分析仪、硫化氢分析仪和组分分析仪开始进行检测,并将最终检测结果上传至控制系统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中,当气体进入启动流量调节装置之前需要先经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气体进入烃露点分析仪、水露点分析仪、硫化氢分析仪和组分分析仪之前,需要先经过样气处理装置进行调压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5中气体流量稳定时间至少为两分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整个检测过程中需要根据外界环境的温度对输气管道进行电伴热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中经过流量调节装置调节多余的气体通过管道被输送至安全区域予以排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烃露点分析仪、水露点分析仪、硫化氢分析仪和组分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上传至控制系统前需经过防爆接线箱进行防爆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器、所述启动流量调节装置、所述烃露点分析仪、所述水露点分析仪、所述硫化氢分析仪和所述组分分析仪均设置于不锈钢小屋中进行封闭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在不锈钢小屋内设有可燃气体探测器和硫化氢探测器分别对可燃气体和硫化氢气体进行探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5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输气管道气质分析一体化整合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