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多旋翼输电线路巡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3329.4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6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花广如;黄安立;刘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C27/20;B64D47/00;B60L53/12;B60L53/34;H02G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任益;宋勇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机体外壳 控制器 互感器 输电线路巡检装置 电动开合 高空航拍 行走机构 预紧机构 底端 机臂 两套 旋翼 摄像机 输出端连接 巡线机器人 固定设置 人工操作 巡检装置 受控端 内嵌 巡检 巡线 电池 替代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多旋翼输电线路巡检装置,包括主机体外壳,主机体外壳内嵌装有控制器,主机体外壳上设置有GPS模块,主机体外壳的底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无人机机臂、两套预紧机构以及两套行走机构;所述巡检装置还包括电池以及高空航拍摄像机,主机体外壳的底端面上还设置有电动开合互感器;所述无人机机臂、预紧机构、行走机构、电动开合互感器和高空航拍摄像机的受控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与GPS模块连接。本发明结合无人机和巡线机器人优点制作而成,用来替代传统巡线方式,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巡检效率,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巡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输电线路巡检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作为当前电网的发展趋势,对电力系统各环节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传统巡检方式多采用人工巡检方式进行,人工巡检是指巡线人员沿线逐塔巡视或检测,必要时还要登塔巡检。该工作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存在设备漏检和巡检死角等问题。
近年来,一些单位研究了采用无人机航测法巡检高压线路。由于无人机巡检时离线路距离较远,发现线路问题时只能用搭载设备进行拍摄,无法实时靠近线路处理线路故障。而且无人机存在续航时间较短,滞留空域面积较小,无法实时充电等问题。还有一些单位研究了采用巡线机器人巡检高压线路;但现有的巡线机器人多存在体积重量较大、难以安装、运行较为缓慢、越过线路障碍方法复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巡检装置,不仅能够同时解决现有无人机巡检方式的缺陷,同时也能够解决现有巡检机器人存在的越线困难等问题,进一步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巡检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层多旋翼输电线路巡检装置,包括主机体外壳,主机体外壳内嵌装有控制器,主机体外壳的顶端面上设置有与地面站遥控设备相互通信的GPS模块,主机体外壳的底端面上通过支架固定设置有左右对称的无人机机臂;
无人机机臂与主机体外壳之间还设置有顶端固定连接在无人机底端面上、用于夹持导线的两套预紧机构,两套预紧机构前后、左右分别对称并前后错位设置,位于前后两套预紧机构之间的主机体外壳底端面上还设置有与预紧机构上下配合以压紧导线并驱动装置整体在导线上行走的行走机构;
所述巡检装置还包括电池以及用于拍摄输电线路状态的高空航拍摄像机,主机体外壳的底端面上还设置有当装置在导线上行走时进行取电并为电池进行充电的电动开合互感器;
所述无人机机臂、预紧机构、行走机构、GPS模块、电动开合互感器和高空航拍摄像机的电源端分别与电池输出端连接,无人机机臂、预紧机构、行走机构、电动开合互感器和高空航拍摄像机的受控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与GPS模块连接。
上述双层多旋翼输电线路巡检装置,安装无人机机臂的支架底端固定设置有左右对称、成八字状的一对起落架,起落架的底端固定设置一电池仓,所述电池固定设置在电池仓中,电池的充电端经导线与电动开合互感器的输出端连接。
上述双层多旋翼输电线路巡检装置,所述起落架包括斜杆和固定在斜杆底端并水平设置的平衡杆,所述电池仓固定在斜杆与平衡杆连接处的外侧。
上述双层多旋翼输电线路巡检装置,所述斜杆与支架底端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朝向外侧、避免在导线上起落过程中损伤无人机机臂的弧形滑板。
上述双层多旋翼输电线路巡检装置,所述行走机构包括通过基座固定设置在主机体外壳下方的行走电机,行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一位于导线上方的主动滑轮;所述行走电机的电源端通过电源线连接电池的输出端。
上述双层多旋翼输电线路巡检装置,所述行走机构设置为两套,两套行走机构左右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33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机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楼顶无人机空投的主动式视觉引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