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生物降解的复合包装膜及包装袋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2980.X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8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林;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林;刘燕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23/08;B32B27/06;B32B27/08;B32B27/10;B32B27/20;B32B27/28;B32B33/00;B65D30/08;B65D65/4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闫业超;苏红梅 |
地址: | 0616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膜 可生物降解 包装袋 复合包装膜 包装制品 保护层 热封层 阻隔层 制备 | ||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和包装制品领域,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复合包装膜及包装袋。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膜,其依次包含可生物降解的热封层、阻隔层和保护层。本发明还涉及制备所述包装膜的方法,所述包装膜的用途,以及包含所述包装膜的包装制品(例如包装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复合包装膜及包装袋。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塑料材料和制品具有综合性能优异、价格较低、易成型加工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已广泛深入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人民生活各个领域,它已和钢铁、木材、水泥并列成为四大支持材料,不仅弥补了部分传统材料质和量方面的不足,而且已成为某些部门技术进步不可缺少的材料。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例如塑料地膜、垃圾袋、购物袋、餐具、食品包装和工业包装)大多不能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塑料制品的应用领域广、使用分散,且产生的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小,所以回收处理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因此,开发自然环境下可降解的绿色塑料对于解决一次性塑料制品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物降解塑料已经被用于生产垃圾袋、脱水袋、植生资材、育苗钵、草坪、土木建筑材料、运输用缓冲材料、一次性餐具、一次性购物袋以及普通外包装膜等。食品、饮料、日用化学品等目前大量使用的功能性复合包装袋对于热封性和阻隔性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本领域急需一种既可以生物降解,又可以满足包装内容物对包装功能性需求的包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创造性地得到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复合包装膜,其生物降解速率可调,并且具有良好的阻隔性和热封性,采用制袋机或自动包装制袋机可将其制成三边封袋、自立袋、六边封袋、八边封袋等包装袋,由此提供了下述发明:
在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装膜,其依次包含热封层、阻隔层和保护层;其中,所述热封层以重量计包含:生物降解材料80%-99.99%和降解速率调节剂0.01%-20%;所述阻隔层包含: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其组合;所述保护层为纸或纤维素膜;
所述热封层中的生物降解材料选自: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酯(PHA)、聚3-羟基丁酸酯(PHB)、聚(3-羟基丁酸酯-3-羟基戊酸酯)(PHBV)、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聚乙二醇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四醇酯)(PTMAT)、聚己二酸乙二酯(PEA)、淀粉、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及其任意组合;
所述热封层中的降解速率调节剂选自:环氧树脂、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丙烯、三缩水甘油基异氰尿酸酯(TGIC)、恶唑啉类高反应聚合物(例如NSKK )、有机过氧化物(例如TBPB、TBHP、DTBP)、聚乙烯、聚丙烯、钛白粉、纳米无机粉体(例如纳米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钛)及其任意组合。
本发明的包装膜是由多个层片制成的复合材料,其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包装膜的厚度可以是30μm-300μm,例如30μm、50μm、90μm、100μm、103μm、105μm、120μm、150μm、200μm、220μm、260μm或300μm。
包装膜中,与被包装物直接接触的层片被称为热封层,也被称为内层。热封即热压封合,通过对包装的封口处进行加热,使相互接触的两个热封层达到粘流状态后加压使之粘封。热封层一般选用耐渗透性和热封性较好的材料,以防止被包装物渗出,并且便于通过热封对包装膜进行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林;刘燕,未经刘建林;刘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29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